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腰椎穿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

系临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可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脊髓病变、疑有颅内占位病变、对诊断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气脑、椎管造影等;亦用于因脑脊液压力过高的放液(减压)和注入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操作方法是病人弯曲侧卧床上,双手抱膝,使腰椎后凸、椎间隙增宽。局部常规消毒,浸润麻醉后,穿刺。一般刺入4~5cm即有阻力,感觉阻力突然降低,以后拔出针芯,转动针尾即可见脑脊液滴出。按着不同目的与具体情况放取脑脊液。然后插上针芯,拔出穿刺针,用消毒纱布块固定,去枕平卧4~6小时。腰椎穿刺前应注意如局部皮肤、软组织、骨有炎症时不可穿刺;颅内明显压力增高有脑疝迹象者不能穿刺;病情危重处于休克或濒于休克者不能穿刺;有脊髓压迫症状病、脊髓功能已处于完全消失的临界状态不可穿刺。穿刺术后预防头痛、脑疝形成和感染的发生。

腰椎穿刺

一种诊疗技术。腰椎穿刺针从第3、4腰椎棘突间隙刺入深达蛛网膜下腔,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接取流出的脑脊液进行化验。对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鞘内注入药物可进行治疗。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

当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需检查脑脊液,需动态观察脑脊液变化或需鞘内注射药物时则作腰椎穿刺。颅内压明显增高,尤其怀疑后颅凹肿瘤时腰椎穿刺属禁忌;如临床认为必须穿刺者,应先用脱水剂减低颅压,穿刺针要细,放液时应用针芯阻挡控制脑脊液滴速,放液量应少,一般1.0~1.5ml已够,穿刺后置头低位,并加强观察有无脑疝临床表现。
患儿侧卧于床边,其背的平面与床缘垂直,屈颈使下颌向胸部贴近,二下肢向腹部屈曲,双手抱膝,使椎间隙增宽。对婴儿进行穿刺时应由助手固定于上述姿势。一般选择第3~4或4~5腰椎间隙,婴幼儿因脊髓末端位置较低,选择第4~5腰椎间隙为宜。局部消毒及麻醉后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固定于皮肤穿刺点,右手持腰椎穿刺针垂直刺入,针斜面向上,进入皮肤后针尖略指向头端方向继续进针,经韧带到达硬脊膜腔时可突然感到阻力消失,此时已进入蛛网膜下腔,缓慢拔出针芯,待脑脊液自动流出,然后测滴速或压力,留标本送验或注射药物,再将针芯插入后拔针,盖消毒纱布。术后平卧4~6小时。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时不宜进行。新生儿及婴儿作腰穿时常用斜面短的普通注射针头,并可不作局部麻醉。

☚ 心包穿刺   腹腔穿刺 ☛
000066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