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腕掌关节脱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腕掌关节脱位

腕掌关节脱位

腕掌关节脱位并不多见,而偶可见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因拇指活动范围较大,当间接暴力作用在第一掌骨时偶能发生腕掌关节脱位。临床上表现有疼痛,拇指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明显并触及骨质向背侧隆突。X线片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法整复后用弧形小夹板或背侧石膏托将拇指固定在外展背伸位4周。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脱位,三周内可试行手法整复。如时间过久;有明显功能障碍者需作腕掌关节功能位融合。
其它腕掌关节脱位是指第2~5掌骨与远排腕骨之间脱位,极少见,因为掌骨基底相互以及与腕骨之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活动范围极少。一且发生脱位,常常是掌骨成排向背侧脱位。此外,第五掌骨偶能单独发生脱位。新鲜腕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较易,以背侧石膏托或掌骨夹板外固定4周。对陈旧性腕掌关节脱位,可做腕掌关节融合术。

☚ 腕骨脱位   掌指关节脱位 ☛

腕掌关节脱位

腕掌关节脱位

掌腕关节脱位系指掌骨基底与远排腕骨相互间发生移位。多因直接暴力引起,常见手部创伤,如机器碾轧伤、挤压伤等,且多并发开放性脱位。
本病较少见,故容易漏诊。若拇指处于外展位时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则可引起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多伴有掌骨基底部骨折。伤后因拇长展肌的收缩而向外侧移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者多向大多角骨背侧移位,常并发掌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第二、三、四、五腕掌关节脱位多向背侧移位,因第二、三掌骨基底部背侧有强有力桡侧腕长、短伸肌腱附着,第五掌骨背侧有尺侧腕伸肌附着的牵拉,而在掌侧无肌腱附着,所以,腕掌关节总是向背侧移位,甚少向掌侧移位。X线摄片有助诊断。
对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者,医者一手握患指作外展位牵引,用另一手拇指按压掌骨基底部即可复位,复位后保持拇指外展位固定4~5周,至骨折愈合为止。第二~五腕掌关节脱位者,复位时,一助手握患肢四指牵引,医者以两手拇指顶在脱出的掌骨基底部,向掌侧和远方推按,余指托住掌心,向背侧端提,即可复位。复位后将患手固定于功能位约2~3周。解除固定后,应作主动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对轻症者,不须内服药物,仅用外敷药即可,如肿痛较重,可内服正骨紫金丹、肢伤一方或补筋丸,后期可用海桐皮汤或上肢损伤洗方煎汤熏洗。

☚ 月骨脱位   掌指关节脱位 ☛

腕掌关节脱位

腕掌关节脱位

腕掌关节脱位系指掌骨基底与远排腕骨相互间发生移位。多因直接暴力引起,常见手部创伤,如机器碾轧伤、挤压伤等,且多并发开放性脱位。若拇指处于外展位时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则可引起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多伴有掌骨基底部骨折。伤后因拇长展肌的收缩而向外侧移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者多向大多角骨背侧移位,掌并发掌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腕掌关节脱位多向背侧移位,因第二、第三掌骨基底部背侧有强有力桡侧腕长、短伸肌腱附着,第五掌骨背侧有尺侧腕伸肌附着的牵拉,而在掌侧无肌腱附着,所以,腕掌关节总是向背侧移位,甚少向掌侧移位。
对第一腕掌关节脱位者,医者一手握患指作外展拉牵引,用另一手拇指按压掌骨基底部即可复位,复位后保持拇指外展位固定4—5星期,至骨折愈合为止。第二一第五腕掌关节脱位者,复位时,一助手握患肢四指牵引,医者以两手拇指顶在脱出的掌骨基底部,向掌侧和远方推按,余指托住掌心,向背侧端提,即可复位。将患手固定于功能位2—3星期。解除固定后,应作主动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

☚ 月骨脱位   掌指关节脱位 ☛
000249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