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腐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腐婢

药名。出 《本草经集注》。又名小青、凉粉柴、山膏药、六月冻。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Premna microphylla Turcz. 的根或茎、叶。分布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苦,寒。清热解毒,消肿。
❶治疟疾,腹泻,痢疾,阑尾炎,肝火头痛。煎服:15~30g。
❷治痈肿疮疖,外伤出血,蛇咬伤,烫伤。捣敷或研末调敷。本品含臭梧桐碱(Trichotomine)、有降压镇静作用。又含正廿七烷、正廿四烷酸等。体外试验,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有一定预防眼镜蛇毒作用。

腐婢fǔ bì

《本草纲目》谷部第24卷腐婢(18)。药名。
【基原】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Premna microphylla Turcz.的茎、叶。又名:满山香、小退赤、知时木、早禾柴、黑毛列、臭常山、铁箍散、臭联胆、狐臭树、追风散、凉粉叶、早禾树子、六月冻、豆腐柴、观音柴、糊拌子、臭茶、虱麻柴、土常山、小青树。
【性味】 辛,平,无毒。
❶《湖南药物志》:“苦,寒,无毒。”
❷《福建中草药》:“微辛,凉。”
【功用主治】清热,消肿。治疟疾,泻痢,痈,疔,肿毒创伤出血。
❶《本经》:“垓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止消渴。病酒头痛。”
❷《药性赋》:“消酒毒,明目,下水气,治小儿丹毒热肿,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食之。”
❸《本草纲目》:“治热中积热,痔漏下血。”
❹《本草经集注》:“疗疟疾有效。亦酒渍皮,疗心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腐婢

腐婢

腐婢,又名豆腐叶、凉粉叶、臭黄荆、土常山。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柴Premnamicrophyila Turcz.的根或茎叶。原植物分布于华东、中南地区及四川、贵州等省。
本品味苦、涩,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主治疟疾、淋浊、痢疾、小儿夏季热、肝火头痛、疔疮肿毒、毒蛇咬伤、创伤出血及烧烫伤等证。《本草经集注》云,本品“疗疟疾有效”,如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将腐婢叶开水泡服,可截疟。本品常用于湿热所致的痢疾、淋浊。用治痢疾,可与海金砂藤煎水加糖调服;以治淋浊,先将腐婢、海金砂藤煎水,然后以药汁煮豆腐服食。治小儿夏季热,多以单味煎服。治肝火头痛可与夏枯草、车前草配用。本品外用,治疔疮痈肿,多取鲜品捣烂敷;治丹毒,可煎水洗患处; 治蜂、虫螫伤,以鲜叶搽患处; 治毒蛇咬伤,则与鲜马兰根、星宿菜根同捣,并加入百草霜调匀,敷于伤口周围。以其有较好的解毒敛疮作用,故可治中、小面积的烧烫伤,将根皮或叶研成细末,用棉籽油或茶油调敷: 也可以腐婢叶浸渍麻油涂搽。用于刀斧伤等外伤出血,将鲜叶捣烂如泥敷伤口,或以腐婢叶6份、木芙蓉叶4份研末调敷。此外,本品煎汤服,亦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煎服,9~15g。
实验研究: 豆腐木根茎含萜类化合物。 又含正廿七烷到正卅五烷、正廿二烷醇到正卅四烷醇、正廿四烷酸到正廿四烷酸以及β-谷甾醇。

☚ 南蛇簕   漆姑草 ☛
000020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