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性心脏病beriberi cardiopathy是因维生素B1严重缺乏引起的一种高排血量型心脏病。表现为心悸、气短、胸痛、水肿、脉压增大、心脏扩大等。治疗应注射硫胺,摄取高蛋白质食物。 脚气病性心脏病 脚气病性心脏病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脚气病,由脚气病所致的心脏病称为脚气病性心脏病。缺乏维生素B1的原因为: 营养不足、长期食精白米、米饭洗蒸不当、胃肠道吸收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解放前本病在我国颇常见,目前已极罕见。 维生素B1作为一种辅酶而参与糖类的代谢过程,在中间代谢氧化过程中起重要的催化作用。缺乏维生素B1可使丙酮酸难于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氧化,因而血中丙酮酸及其前身乳酸的浓度增多,使周围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减低,故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静脉回流增多,心脏负担增加; 心肌对丙酮酸和乳酸盐的利用受限制,心肌代谢发生障碍而引起心力衰竭。后者为高心排血量或高动力循环型的心力衰竭。 脚气病性心脏病的心脏明显增大,二心室均扩大,以右心室较甚。镜检示间质性心肌水肿,心肌纤维被水肿液分隔。心肌内有一些纤维增生区,多位于心肌内小血管周围和乳头肌中。 脚气病的临床表现常见上升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炎; 水肿; 心功能不全。后者即为脚气病性心脏病。 脚气病性心脏病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常有运动后心悸、气急、心前区痛,心动过速和水肿等先驱症状。病情发展急剧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上腹闷胀,紫绀,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肺水肿或休克。体检见心脏向二侧扩大,心前区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一心音减低,有奔马律。脉压增大,并有周围动脉枪击音、水冲脉和毛细血管搏动。肺底可能有湿罗音,颈静脉怒张,肝脏可肿大。还可能有胸水、腹水。心电图示心动过速、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等。上述表现若经及时治疗,可在数天内迅速恢复; 若继续发展则可猝死。 注意淘米和烹煮方法,避免损耗维生素B1;注意营养,及时补充维生素B1。可完全防止脚气性心脏病。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可以维生素B1 50~100mg皮下注射,或用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一次,待心力衰竭纠正后改为10mg每天3次口服。浮肿、胸水、腹水明显时可给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疗效不理想。 ☚ 贫血性心脏病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中的心脏异常 ☛ 00018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