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浙贝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浙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润肺化痰止咳药。出《药性论》。见《司牧安骥集》。又名象贝母、大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thunbergii Miq.的鳞茎。5~6月采挖,洗净泥土, 大小分开, 大者摘去心芽, 分作两片, 呈元宝状, 称元宝贝, 小者称珠贝。擦去外皮, 清水稍浸, 润透后切厚片。晒干生用。主产浙江、安徽等地。苦, 寒。入肺、胃经。功能清热散结, 化痰止咳。主治: ❶肺热咳喘, 与杏仁、知母、桔梗、黄芩、桑白皮等配伍, 如二母冬花散。
❷肺痈鼻脓, 与百合、大黄、天花粉等配伍, 如百合散。
❸瘰疬痈肿,乳痈肿痛,与天花粉、连翘、蒲公英、当归、青皮等配伍。牛、马15~30克;猪、羊3~9克。为末或煎汤灌服。不宜与乌头类药同用。含浙贝母碱(peimine,verticine)、去氢浙贝母碱(peiminine)和微量的贝母丁碱(peimidine)、贝母芬碱 (peimiphine)、贝母辛碱(peimisine)、贝母替定碱(peimitidine)等。浙贝母碱及去氢浙贝母碱对小鼠有镇咳作用, 浙贝母碱低浓度时对猫、兔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

浙贝母

药名。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又名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的鳞茎。主产浙江。苦,寒。入肺、胃、心经。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痰多,肺脓疡,消化道溃疡,心胸郁闷,瘰疬,瘿瘤,痈疖肿毒。煎服:4.5~9g。反川乌头、草乌头。本品含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和微量的贝母丁碱、贝母芬碱、贝母辛碱、贝母替定碱,以及浙贝母碱苷等。还含苦鬼臼毒素、对映贝壳松二醇等二萜化合物及消旋十八碳二烯等脂肪酸。浙贝母碱及去氢浙贝母碱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浙贝母碱低浓度时对猫、兔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收缩,并能兴奋家兔、大鼠子宫;可使蛙心率减慢,并使房室传导完全阻断,对麻醉猫有降压作用。对犬、猫、兔均有扩瞳作用,又能抑制犬的唾液分泌。浙贝母碱苷比浙贝母碱有较强的降压作用。去氢浙贝母碱对猫及兔的毒性较高。

浙贝母thunberg fritillary

Fritillaria thunbergiiMiq.,统称贝母。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于浙江、江苏等省;日本也有分布。株高30~90 cm。地下具鳞茎,由2~3枚肉质鳞片组成。叶线状披针形,下部叶对生,较宽;上部叶常轮生,较狭且顶端呈卷须状。花数朵组成总状花序,稀单生,花冠呈钟状,淡黄绿色,下垂。蒴果。种子多数,种子边缘具翅。花果期4~5月,春生夏萎。通常用鳞茎繁殖,如用种子繁殖,在种子成熟后须立即下种。鳞茎含贝母素,入药,性寒、味苦,为镇咳、祛痰良药。

浙贝母zhèbèimǔ

中药名。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别名象贝母、大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的鳞茎。主产于浙江。苦, 寒。入肺、胃、心经。清热化痰, 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 咽喉肿痛, 肺热咳嗽, 痰多, 肺脓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 瘰疬瘿瘤, 痈疖肿毒。煎服: 4. 5 ~9 克。反川乌、草乌。本品含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浙贝母碱苷等。浙贝母碱及去氢浙贝母碱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浙贝母碱低浓度时对猫、兔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

浙贝母

浙贝母

浙贝母,又名浙贝、象贝母。始载于《本草正》,原名土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Miq.的鳞茎。初夏植株枯萎后,挖掘地下鳞茎,洗净,按大小分级,3.5cm以上者,将鳞片掰开,挖除心芽,加工成元宝贝,习称“大贝”,挖出的心芽,加工成贝心;3.5cm以下者,不去心芽,加工品习称“珠贝”。加工时将贝母置木桶内,来回撞至浆汁渗出时,拌以贝壳灰粉(50kg浙贝母加1.5~2kg)或熟石灰,吸去浆汁,晒干或烘干。
元宝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片,一面凸出,一面凹陷,似菱肉状,高1~2cm,直径2~3.5cm,肥厚; 外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被白色粉末,内表面白色至淡黄白色。质坚,具粉性。气微,味微苦。
珠贝为完整的鳞茎,扁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类白色,外层鳞片2枚,肥厚,略呈肾形,相互抱合,中央为2~3枚小鳞片及干缩的残茎。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淡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若。主产于浙江省;此外,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省亦产。
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心经。功能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开郁散结。主治痰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痈、瘰疬、瘿瘤、疮痈肿毒等证。《本草从新》谓此能“去时感风痰。”《本草纲目拾遗》云: “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故临床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热郁肺为咳嗽。前者常与桑叶、杏仁、牛蒡子、前胡等宣肺化痰药同用; 后者常与黄芩、桑白皮、全瓜蒌、知母等清肺化痰药同用。肺经痰热蕴结,发为喉痹咽肿,亦可用本品清解热毒,化痰消肿,如《经验广集》吹喉散,以五倍子、象贝各1个,研末,装入去核的大黑枣内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末及冰片少许,用时吹患处。张景岳谓本品能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并盛赞其最降痰气,善开郁结。近亦常与金荞麦、鱼腥草、鲜芦根、薏苡仁等,用治肺痈吐脓血。由于本品开郁化痰、泄热散结之力较优,故又常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和疮痈肿毒。治瘰疬结核,常与元参、生地、牡蛎、麦枯草等相配合。治瘿瘤,常与海藻、昆布、夏枯草等化痰软坚药配伍。痈疮肿毒,可与蒲公英、连翘、天花粉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品同用。外用研末敷,治对口疮及金疮出血。煎服,4.5~9g;研末服,1.5g。反乌头。
实验研究: 鳞茎含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浙贝母碱甙、异浙贝母碱、贝母尼丁碱、异贝母尼丁碱。还含贝母甾醇、胆碱等。
在猪、兔离体支气管肺灌流试验中,浙贝母碱在低浓度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显著扩张作用,高浓度时则收缩。浙贝母碱给动物滴眼可使瞳孔扩大,注射给药则可使唾液分泌抑制。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预先应用双苄胺或利血平处理后,其兴奋子宫的作用减弱或消失。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均可降低麻醉动物血压,抑制呼吸。浙贝母碱甙的降压作用比浙贝母碱强。

☚ 川贝母   桔梗 ☛
000026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