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脉诀汇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脉诀汇辨

诊法著作。清李延昰(1628—1679)撰。十卷。延昰字期权,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清代著名医家李中梓之侄,多闻博识,以医名于世,尤长脉学。撰有《药品化义》、《医学口诀》、《痘疹全书》等。李氏认为当时广为流传的高阳生《脉诀》谬误颇多,遂汇集七十余种脉学文献,结合其家学和个人体会,于康熙三年(1664)撰成此书。全书十四万二千字。卷一为论著,论述脉诊应比类以析其似,对举以明相反,辨其兼至,以明相互之脉,察平脉以定其常,准时令以见四时之变状,察真脏以明不治之脉。卷二至卷六,论述浮、沉、迟、数、滑、涩等二十八种脉象。卷七言望、闻、问三诊以示四诊合参之意。卷八论述运气与脉法的关系。卷九选录李中梓治验五十七则,以脉参证,以示脉诊在临床上的应用。卷十为经络,论述与脉学有关的经络脏象。论理有源,辨证有据,切于实际,颇具参考价值,为重要的脉学著作。有康熙五年(1666)李氏自刊本,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一九六三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脉诀汇辨

书名。10卷。清·李延昰辑撰于1664年。作者鉴于当时广为流传的高阳生《脉诀》之言辞鄙俚,谬误颇多。遂汇集古今有关脉学论著,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予以辨驳订正。卷一所述,多属作者研究脉学之心得。认为脉诊须掌握六个要点:即辨析相类之脉,对举相反之脉,熟悉兼至之脉,察定平常本脉,准随时令变脉,确认真脏绝脉;卷二~六以崔嘉彦“四言脉诀”为基本内容,予以增删;并采撷古典医著及名家学说,诠释脉理;卷七阐述望、闻、切三诊,以示四诊合参的重要意义;卷八以运气联系脉法;卷九选录李中梓医案若干条,以脉参证,体现脉诊在临床诊治方面的灵活应用;卷十为经络脏象,摘选有关诊法的纲领,并附脉案图式。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内容详备,但个人发挥的见解不多,卷8运气一部分有不少机械的观点。本书于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据康熙刻本予以校订排印。

脉诀汇辨

书名。清·李延罡撰于1664年,脉学专著,10卷。在其叔父李中梓所传脉学的基础上,参考各家论著结合个人见解编著而成。目的是纠正《王叔和脉诀》的错误不足之处,介绍个人心得。内容比较详备适用。今有排印本。

脉诀汇辨màijuéhuìbiàn

脉学著作。10 卷。清·李延昰撰于1664 年。作者认为, 世传《王叔和脉诀》言辞鄙俚, 错误颇多。遂汇集诸家脉学论著, 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见解予以辨证。书中阐述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 兼谈望、闻、问三诊, 并选录李中梓医案若干条, 以脉参证, 体现脉诊在临床诊治方面的灵活应用。全书内容比较详备。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