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竹Zh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平度、昌乐,山西之大同、长治,陕西之韩城,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仡佬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姜姓,孤竹君,成汤封之辽西,至伯夷、叔齐有让国之贤,子孙以竹为氏。”“孤竹”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北卢龙至辽宁朝阳一带,姓墨胎氏。
❷《姓氏考略》 据《江汉丛谈》 注云: “汉夜朗侯生于竹中,以竹为姓。”今仡佬族乃古夜朗国之主体民族。仡佬语称“盖脑”。汉意为 “竹”,以竹为图腾,遂以为姓。《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载: “夜朗者,初,有女子浣于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朗侯,以竹为姓。”
汉代有竹曾,下邳伯 (此从 《郑通志》; 《姓氏词典》 作“竹鲁”); 又有竹晏,枞阳侯; 唐代有竹承枸,开元末为宣州刺吏; 南唐有竹梦松; 明代有竹祥,太仆寺少卿; 清代有竹缘猗,顺治乙未进士。

竹zhú

❶竹子。一種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質常綠植物。劉勝《文木賦》:“修竹映池,高松植巘。”枚乘《梁王菟園賦》:“修竹檀欒,夾池水。”
❷竹簡。見“竹帛”。
❸竹製管樂器,如笙笛之類。班固《東都賦》:“陳金石,布絲竹。”邊讓《章華臺賦》:“金石類聚,絲竹群分。”
❹禽名,揚雄《蜀都賦》:“鴻𧴅乳,獨竹孤鶬。”竹,通屬。屬,屬玉,鳥名。

这所谓的竹,不是“八音”之一的竹,而是指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的竹,是《诗经·淇奥》中所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竹。它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一丛丛,一枝枝,繁茂而萧疏,挺拔而清秀。根扎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破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至使“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云: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言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这便是有名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主张。竹的形与质,后来便成为高人志士,诗家雅客的审美参照物和人格象征,便有了许多诸如“竹林高士”、“竹林七贤”的典故,还出现了如文与可、郑板桥等以画竹闻名的著名画家。至此,竹已完全超出了植物学的范畴,更主要的是文化学的内容了。

(旭)

☚ 兰   花 ☛

《竹》

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注释】

①攒(cuan):聚集,集中。②撩:招惹。

【评说】

本诗选自青岛市博物馆藏郑燮《竹》题诗,又见卞孝萱编《郑板桥全集·题画》。

板桥笔下的墨竹有不少立于深谷幽岩之中,其意旨在表明它的避世与脱俗。他有一首题诗就讲道:“一枝偶向崖边出,便晓山中筱簜多。 寄语采樵人莫羡,留他君子在岩阿。”(见卞孝萱辑《板桥集外诗文·题画》)那么,不处岩阿之竹是否就失去了清高呢?事实决非如此,虽身处嚣闹的尘世,但它始终能做到洁身自好,气节依旧如故。其中诀窍就在我行我素,不去招惹世俗。诗歌似乎在这儿显得十分突兀,其实诗人仅就竹子不开花这一自然属性,加以发挥,生发议论,再赋予深刻的寓意。这一手法在题画之作中常被运用,如《题画竹》写道:“竹里秋风应更多,打窗敲户影婆娑。老夫不肯删除去,留与三更警睡魔。”(扬州徐笠樵藏墨迹)在这里,郑板桥就借竹打窗棂,听到响声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言下深含奋发自强之意。这些深刻的寓意有时从画面上根本读不出来,而题画诗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使题旨得以深化,这正是题画诗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典故“竹”鉴赏和评析 - 可可诗词网

 竹是一种奇特的植物。古人曾对竹有过这样的描述:“不刚不柔,非草非木。”不过按现代植物科学分类,竹属禾本植物。
 


 在中国,因为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清秀素洁,节坚心虚,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修修有君子之风,所以很早就有人歌咏竹,诗骚中多有这样的句子。历代文人士子关于竹的诗词歌赋、轶事、佳话不胜枚举。同时,竹又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竹材可用来建屋、树篱、制笔、造纸、做家具,竹笋可供蔬食,竹园可资清赏……就此,有人以这种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植物为中心,综括了一个专门文化课题——竹文化。
 由于竹的这些特质,人们广泛栽植,品赏托志。苏东坡甚至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以高洁品质而成为一种吉祥象征物。竹心空虚,所以象征着谦虚的美德。竹子四季长青不变色,因此也用来作为老年人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出现的吉祥图案中,竹与松、梅,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竹、松、梅、月、水构成“五清图”;竹、松、萱、兰、寿石则构成“五瑞图”。
 竹子与梅花画在一起,构成“竹梅双喜”的吉祥图案,这是用于贺婚的好礼物。
 在一些婚联中,常以竹、梅入对,如:
 霜染竹叶藏青缕,
 露滴梅花点黛眉。
 竹与梅、兰、菊构成四君子,也称四贵。以“四贵”为题材的吉祥画,是送给知识分子家庭最好的礼物。
 爆竹是以竹子制成的,当它们点燃时,就发出砰砰的爆破声。人们认为这种声音可以驱逐魔鬼,所以在春节和其他节日中,都要燃放爆竹以驱邪,魔鬼离去了,平安和幸福就会到来。这是因为“爆”与报喜的“报”谐音,“竹”与祝贺的“祝”谐音。
 画着儿童们燃放爆竹的吉祥画,可以表示“祝福太平”。为了使美好祝愿的意思更加明白,常常还加画一个花瓶,因为花瓶象征着和平和平安。
 还有一种吉祥图案“华封三祝”,画的是竹和其他两种吉祥花草或两只小鸟。
 竹类中有一种天竹,常被人与南瓜、长春花画在一起,表示“天长地久”、“天地长春”。把天竹与灵芝画在一起,则表示天然如意。

杂文《竹》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新近从故乡来的人带着惋惜的口吻告诉我: “为了搜寻游击队,连绵着数里的竹林都遭了殃!”这消息并不使我惊异,相反的,只淡淡的在心中浮漾起三片轻蔑的情绪。
 任凭将它斫完也罢,烧光也罢,但几倍于它的子孙正在成长着呢:经过了严寒的冬天,竹鞭在泥土中开始滋育着新生的笋芽;明朗而和暖的春是它的发育的季节,在阳光的温煦的照射中,春雨的滋润的培养中,它排除了压力,透露到地面上来了;现在,该是它脱去了那一层坚韧的外衣,显出挺秀的翠色的躯干的时候了吧;不远的将来,那摇曳着的枝,那多姿的叶,不又是一个蔚然成林的竹园了吗?
 也许,侵略者要惊异于这迅速的生长,承认这是一件棘手的事;但在现在,他一定以为这是一件聪明而又爽快的杰作吧。火,虽然是毁灭生命的魔君,但它是不能阻遏自然之母的生的意志的。
 除非他把广大的原野翻过来,是避不了这突然的袭击的。那燎原的火焰,只会引起被侵略者的心的狂焰,使他们愤恨着仇人的残酷。
 这些话,我知道侵略者是不会了解,不屑了解的。——那么,任凭它烧完也罢,斫完也罢,但几倍于它的子孙正在勇敢的成长着呢!

 (

1938年5月10日《文汇报·世纪风》)


 赏析 这篇文章妙在“醉翁之意不在酒”,全篇都在写竹,实际上作者要说的根本不是竹。
 文章发表于1938年,正是我国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文章一开始就点明: 竹林之所以遭殃,是因为要“搜寻游击队”。游击队是抗日的人民武装。因为要镇压游击队而毁掉数里竹林的那只魔手,当时是不便明说的,但是读文章的人能够心领神会: 正在“搜寻”并镇压游击队的,当然是日本侵略者。侵略者在犯罪,这无可“惊异”——其本性如此。他们的作为只能使人对之轻蔑,而且是“淡淡”的“三片”轻蔑情绪——轻蔑的情绪愈“轻”,轻蔑的程度就愈重。对侵略者本性的揭露和对侵略行径的极度轻蔑,这本身就是对侵略罪行的抨击。对于侵略罪行的抨击既然不能直说,于是就借“竹”来发挥。
 文章中间三段对于毁竹的议论,是“三片”轻蔑情绪的内容,也是曲折地对侵略者罪行的抨击。其一,人民的抗日力量正在崛起,它是砍不尽、烧不光的; 其二,残酷的屠杀与镇压,虽然破坏着革命的与抗日的力量,但是它终不能阻止历史的前进; 其三,游击队健儿出没在广阔无边的祖国大地上,砍烧几里竹林,并不能逃避游击队的惩罚,只能激起人民更大的仇恨,更顽强的反抗。这三点议论,切中要害,层层递进。它表明: 作者的“轻蔑”是基于对抗日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于侵略者的强大义愤。随着愤怒的增长,文章在最后直面宣告: 作者所说的话,对于侵略者如同对牛弹琴,但是人民懂得它,人民会更加勇敢地投入抗日斗争。
 《竹》巧妙地利用竹子的自然属性与抗日斗争颇为相似的特征,通过文学性的“颂竹”,来歌颂人民抗日力量,抨击侵略者的罪行。它发表在当时被称为“孤岛”的上海沦陷区,确是一篇长国人志气、灭敌人威风的好文章。

竹子。《卫风·淇奥》一章: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朱熹《集传》:“淇,水名。奥,隈也。绿,色也。淇上多竹,汉世犹然,所谓淇园之竹是也。猗猗,始生柔弱而美盛也。”《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 “竹谓江河之南甚多,故曰九河鲜有,五岭实繁。大抵皆土中苞笋,其根鞭喜行东南,而宜死猫,畏皂刺、油麻。以五月十三为醉日。六十年一花,花结实,其竹则枯,竹枯曰䈙, 竹实曰𥳇, 小曰筱, 大曰筿荡,其中皆虚,而有实心竹出滇广;其外皆圆,而有方竹出川蜀。其节或暴或无,或促或疏。暴节竹出蜀中,高节磥砢,即筇竹也。无节竹出溱州,空心直上,即通竹也。篃竹一尺数节,出荆南。笛竹一节尺馀,出吴楚。筼筜竹一节近丈,出南广。其干或长或短,或巨或细。交广由吾竹长三四丈,其肉薄,可作屋柱。 竹大至数围, 其肉厚, 可为栋梁。永昌汉竹可为桶斛,竹可为舟船。严州越王竹高止尺馀。辰州龙孙竹细仅如针,高不盈尺。其叶或细或大。凤尾竹叶细三分,龙公竹叶若芭蕉,百叶竹一枝百叶。其性或柔或劲,或滑或涩。涩者可以错甲,谓之𥯨篣。滑者可以为席,谓之桃枝。劲者可以为戈刀箭矢,谓之矛竹,箭竹、筋竹,石麻。柔者可以为绳索,谓之蔓竹、弓竹、苦竹、把发。其色有青有黄,有白有赤,有乌有紫。有斑斑者驳文点染,紫者黯色黝然,乌者黑而害母,赤者厚而直,白者薄而曲,黄者如金,青者如玉。”此诗之竹,毛《传》: “竹,萹竹。”《尔雅·释草》郭璞注:“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当为竹之一种。《小雅·斯干》一章: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毛 《传》: “苞,本也。”郑《笺》: “言时民殷众,如竹之本生矣,其佼好又如松柏之畅茂矣。”孔《疏》:“其民众多,如竹之丛生,根本之众矣。其长大又佼好如松木之叶,常冬夏畅茂无衰落矣。”

☚ 芑   伊威 ☛

读音zh·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张六切,入,屋韵。
❶竹子。
❷竹简。
❸竹制的管乐器。
❹姓。
❺草名,扁竹。

上一条: 下一条:

〔zhu〕 ghob hlod.
竹竿 〔zhu gan〕 blad hlod.
竹鸡 〔zhu ji〕 qand zaolgueab; qand zux gueab.
竹节 〔zhu jie〕 bid baod hlod.
竹林 〔zhu lin〕 rud hlod.
竹膜 〔zhu mo〕 bud liudndeud.
竹笋 〔zhu sun〕 mlas.
竹筒 〔zhu tong〕zhongx hlod.
竹叶 〔zhu ye〕 nux hlod.
竹子 〔zhu·zi〕 ghob hlod.

竹《广韵》張六·屋;dīk‖zhú

见下。

ㄓㄨˊzhú1995专指毛竹。赣语。江西莲花〖〗。闽语。福建永春〖〗、大田前路〖〗。竹竿。粤语。广东广州〖〗。攞枝~嚟拿根竹竿来晾衫。香港〖〗。受气。闽语。福建仙游〖〗。急。闽语。福建仙游〖〗。乞屎~大便急。

❶〈隐〉清末以来南货业指数目六。参“吉、如、甘、利、古、竹、兴、法、有、王”。
❷〈隐〉清末以来布业指数目六。参“至、丁、丈、心、禾、竹、见、金、页、马”。
❸〈隐〉清末以来猪行指数目二。参“平、竹、春、罗、语、交、蛇、分、旭、老平”。
❹〈隐〉香港黑社会指数目十。参“流、月、汪、则、中、晨、星、张、崖、竹”。

竹zhú

❶竹子
 △ ~林|~椅子|~枝|~筷。
❷姓。

竹zhú


❶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叶,中空。秆供建筑和制器具,又可造纸。嫩芽叫竹笋,可食:~子︱~竿︱~节︱~笋︱~林︱~简︱~签︱~筹︱~管︱~筒︱~笠(li)︱~笼︱~篮︱~筐︱~凳︱~榻︱~席︱~器︱~楼︱湘~︱翠~︱斑~︱苦~︱毛~︱紫~︱爆~︱~苞松茂︱~篱茅舍︱青梅~马︱胸有成~︱势如破~。
❷指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帛(bo)︱罄(qing)~难书。
❸指竹制的管乐器:丝~︱品~弹(tan)丝︱哀丝豪~。

竹zhú

❶ 竹子:修竹│竹叶。
❷ 竹制的管乐器:丝竹。

竹zhu

竹编 竹帛1 竹材 竹雕 竹竿 竹筒 竹刻 竹马 竹排竹器 竹子 斑竹 爆竹 腐竹 苦竹 毛竹 丝竹 文竹 紫竹 竹板书 竹叶青 竹枝词2 敲竹杠 竹报平安 竹篮打水 竹马之友竹馨(qing)南山 青梅竹马 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竹筒倒豆子 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年栽竹,明年吃笋

竹zhú

竹子:(甄士隐)每日只以观花修~、酌酒吟诗为乐,到是神仙一流人品。(一·9)


竹zhú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稱謂部 > 樂器總稱 > 竹
竹  zhú

古代八音之一,指簫、笛一類竹製吹奏樂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鄭玄注:“竹,管簫也。”晉·左思《招隱二首》之一:“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五代·李煜《菩薩蠻》詞:“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五:“近人佳句,常摘録之,以教子弟,過時一觀,亦有吹竹彈絲之樂。”金·元好問《水調歌頭·與李長源遊龍門》詞:“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鳥,伴我醉時吟。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竹帛部 > 竹帛 > 竹簡 > 竹
竹  zhú

即竹簡。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名類 > 竹
竹  zhú

竹類植物之統稱。屬單子葉植物之禾本科多年生常緑植物。一般均爲木本。呈喬木狀或灌木狀,亦偶有頂端呈攀緣狀或藤本。其根由地面以下之稈基及地下莖發生,分别稱為竹根及鞭根。地下莖呈單軸散生、合軸叢生或複軸混生。地下莖之節芽發育成筍,為籜片包被,籜落而成嫩竹,伸長後為竹稈。稈多中空,且均有節。竹葉以披針形為主,多於小枝先端呈左右兩行互生排列。一或數朵小花組成小穗,複聚合為圓錐花序、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果實常為穎果,間或有堅果或漿果狀類型。我國竹類頗多,已知的有二百餘種。竹具觀賞價值,與松、梅合稱“歲寒三友”。稈爲建築、編織、造紙、製箭及樂器之重要原料。筍可食。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諸省,黄淮地區亦有栽培。《書·顧命》:“兊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東房。”《詩·衛風·淇奥》:“瞻彼淇奥,緑竹猗猗。”晉·戴凱之《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書注:“夫竹之大體,多空中,而時有實,十或一耳,故曰小異;然雖有空實之異,而未有竹之無節者,故曰大同。”元·李衎《竹譜詳録·集賢大學士息齋李公竹譜序》:“草木之族,唯竹最盛,亦惟竹之得于天者最清。族之盛,故愛竹者喜為之譜;族之清,故知竹者工為之畫。”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萹蓄 > 竹
竹  zhú

即萹蓄。

竹是一种奇特的植物。古人曾对竹有过这样的描述:“不刚不柔,非草非木。”不过按现代植物科学分类,竹属禾本植物。


在中国,因为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清秀素洁,节坚心虚,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修修有君子之风,所以很早就有人歌咏竹,诗骚中多有这样的句子。历代文人士子关于竹的诗词歌赋、轶事、佳话不胜枚举。同时,竹又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竹材可用来建屋、树篱、制笔、造纸、做家具,竹笋可供蔬食,竹园可资清赏……就此,有人以这种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植物为中心,综括了一个专门文化课题——竹文化。
由于竹的这些特质,人们广泛栽植,品赏托志。苏东坡甚至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以高洁品质而成为一种吉祥象征物。竹心空虚,所以象征着谦虚的美德。竹子四季长青不变色,因此也用来作为老年人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出现的吉祥图案中,竹与松、梅,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竹、松、梅、月、水构成“五清图”;竹、松、萱、兰、寿石则构成“五瑞图”。
竹子与梅花画在一起,构成“竹梅双喜”的吉祥图案,这是用于贺婚的好礼物。
在一些婚联中,常以竹、梅入对,如:
霜染竹叶藏青缕,
露滴梅花点黛眉。
竹与梅、兰、菊构成四君子,也称四贵。以“四贵”为题材的吉祥画,是送给知识分子家庭最好的礼物。
爆竹是以竹子制成的,当它们点燃时,就发出砰砰的爆破声。人们认为这种声音可以驱逐魔鬼,所以在春节和其他节日中,都要燃放爆竹以驱邪,魔鬼离去了,平安和幸福就会到来。这是因为“爆”与报喜的“报”谐音,“竹”与祝贺的“祝”谐音。
画着儿童们燃放爆竹的吉祥画,可以表示“祝福太平”。为了使美好祝愿的意思更加明白,常常还加画一个花瓶,因为花瓶象征着和平和平安。
还有一种吉祥图案“华封三祝”,画的是竹和其他两种吉祥花草或两只小鸟。
竹类中有一种天竹,常被人与南瓜、长春花画在一起,表示“天长地久”、“天地长春”。把天竹与灵芝画在一起,则表示天然如意。
☚ 柏   桂、杏 ☛

竹zhú

❶明清米行谓数目六。《通俗编·识余·米行》:“六: 竹。”
❷旧时南货业谓数目六。参“吉、如、甘、利、古、竹、兴、法、有、王”条。
❸旧时布匹业谓数目六。参“主、丁、丈、心、禾、竹、见、金、页、马”条。
❹旧时猪行谓数目二。参“平、竹、春、罗、语、交、蛇、分、旭、老平”条。

竹【同义】总目录


竹君子此君玉管绿玉龙种青士玉干绿粉竹郎玉竹郁离明玕蛇祖妒母草绿卿碧虚郎管若虚潇碧

竹zhú

〖名词〗
一、竹子(14)。《货殖列传序》:夫山西饶材、竹。——太行山以西多有木材、竹子。《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这地方有崇山峻岭,茂盛的树林,修长的竹子。《黄冈竹楼记》:黄冈之地多竹。——黄冈这个地方盛产竹子。
二、八音之一,箫管之属。亦代指音乐(2)。《送孟东野序》: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是善于发声的东西。《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的快乐,不是音乐。

竹zhú

❶ 竹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❷ 指竹简,古代用以书写。《吕氏春秋·明理》:“尽荆越之~,犹不能书。”
❸ 古代八音之一,箫笙笛之类的乐器。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丝、~、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

*zhu

D6F1
❶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化,中空,有节。常用作建筑材料,也可供制器物用:~椅/~席。
❷<文>指竹简:书之~帛/罄~难书。
❸<文>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之类的竹制管乐器:丝~乐/金石丝~。
❹姓。

管乐器

管乐器

管(管乐;风管;箫管;笙管;铜~;金~;黑~) 簜 玉律 笙箫 细乐
美称管乐器:凤管 玉吹
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银管
以管发声的乐器及其所奏的音乐:管乐
管乐与歌喉:竹肉
管乐器与弦乐器:管弦 桐竹 琴竽 丝竹 丝簧 弦吹 弦笛 弦管 弦筦 筦弦 弦丝
古管乐器:簌 箎 笳(胡笳;边~;悲~) 龠 籥 埙 壎 箛 竽 琯 竖篴 筚篥 悲栗 尺八 比竹 昭华 云箫 羌笛 陇笛 觱篥
胡笳的美称:金笳
竹管乐器:竹 簧 贞筠
雕花的竹管:镂管
簧管乐器:唢呐 锁呐 锁哪 金口角
我国苗、侗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芦笙(葫芦笙)
箫和笛一类管乐器:横笛短箫
用竹或铁制的横吹管乐器:笛(笛子;笛牀;横笛;竹笛;银笛;龙笛;短~;牧~;羌~;渔~;朔~;梆~;清~;雅~) 玉骨 横玉 横管 横吹 龙篴 龙管 象管 促管 脆管 九漏 竹牀 茵于 轻圆 霜竹 孤竹 嶰竹 横竹 龙钟管
笛的美称:龙管 龙筦 凤笛 玉笛 玉龙 琼管
鼓吹中的横笛:铙管
铁制的笛管:铁笛 铁管管乐器中发音的薄片;簧
其他吹奏乐器:号(号角;筒~;军~;马~;步~;洋~;铜~;小~)角(铜~;画~;鼓~) 喇叭
号角的美称:金角
军中所用的号角:军号 军角 警角
边塞地区戍卒吹的号角:霜角
装饰华美的管乐器:玉箫金管
装饰精美的管弦乐器:金丝玉管 银筝玉柱 钿筝瑶管 锦瑟瑶笙 朱弦翠管 琼箫瑶瑟
有云状纹饰的管乐器:云管 云篪
别离时所吹奏的管乐器:离管

☚ 管乐器   笙 ☛

竹片

竹片

竹爿
竹子劈成的薄片:篾(篾子;篾片)
成条的薄竹片:竹篾 竹条 篾篁
青竹篾:
小竹片:
作标识或供问吉凶的小竹片:签(标~;求~;抽~) 签
用以编织篾器的条状的薄竹片:篾条 篾子
古代供书写用的竹木片:简(简札;简牍;木简;青简;断~;筠简;汉简)策 札(札木;竹札) 竹(竹简;馨~难书)
写上诗的竹木片:诗签
古代儿童习字的竹片: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
编连成册的竹简:简册 简策
未编成册的竹简:简牍

另见:竹子

☚ 木片   建材 ☛

竹子

竹子

竹(~管;寒~;冷~;贞~;方~;黄竹;霜竹;刚~;篬筤~;青皮竹) 竺 篁 筠(霜筠)冰碧 碧鲜 此君 明玕 郁离 蛇祖 径节 素节 粉节 露节 青节 青君 青士 龙节 龙种 龙钟 凤尾 妒母(妒母草) 玉槊 黄笔 霜筱 苍筤 檀栾 不秋草 抱节君 东南美 鹤膝枝 雪里青 青琅玕 篬筤君
竹的美称:玉干 玉竹 玉管 玉琯 竹郎
竹和木:竹木
丛生的竹木:林篁
成片生长的竹木:林箐
(一种长绿植物:竹子)

另见:竹片 竹竿 竹席 竹盛器

☚ 竹子   各种竹 ☛

竹zhú

张六切,入屋。
❶竹子。《诗·小雅·斯干》:“如~苞兮,如松茂兮。”
❷简册。《盐铁论·利议》:抱枯~,守空言。”
❸指管乐器。《礼记·乐记》:“金、石、丝、~。”

禾木科竹亚科植物的总称。一般为木本,少数为草本和近草本。约有木本竹类60属,900余种,草本竹类25属,100余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中国有44属400多种,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其中具有材用价值的50多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至西南省区市。大型丛生竹类主要分布云南、海南亚热带热带地区。中型竹及散生竹类多数在长江以南地区。生长气候温带竹区为年平均气温10~15℃、年降水量700~1000 mm,热带竹区为年平均气温20℃以上,年降水量1500 mm以上,亚热带竹区平均温度18~20℃,年降水量1000~1500 mm。竹叶更新一般每年1次。竹可作多种用途、竹笋可食用。竹在中国历史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商代开始用竹编织竹简,历代用竹造纸、建筑、家具、编织、竹笋等。中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竹分布。中国现有竹林面积700万 hm2,其中毛竹纯林占280万 hm2。全国每年生产竹材1000万t。商品竹笋罐头近20万t,竹纸30万t,已建立的竹类植物园20多个。

竹zhu

单子叶植物,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统称。多年生,具木质化的地下茎,秆木质化,有明显的节,节间常中空。主秆叶(称秆箨即笋壳)与普通叶明显不同,秆箨的叶片(称箨片)通常缩小而无明显的中脉;普通叶片具短柄,且与叶鞘相连处成一关节,易从叶鞘断落,花不常开。我国多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竹种类很多,用途颇广。秆可作各种建筑用材,竹篾可编织各种用具。有的种类叶片可作船蓬或斗笠等防雨用具;还有一些种类可为庭园的观赏植物。


图62 竹秆与竹箨 (笋壳)
1. 秆环 2. 节内 3. 箨环 4. 节间 5. 秆壁
6. 箨叶 7. 箨舌 8. 箨耳 9. 箨鞘

☚ 野稗   姜 ☛

竹zhú

竹子。如:竹林,竹竿,竹笋。

竹zhú

《本草纲目》木部第37卷竹(770)。药名。参见“淡竹根”、“ 甘竹根”、“ 苦竹根”等条。

竹zhú

 ❶ (竹子) bamboo: ~ 筒 bamboo section used as penholder or tea caddy, etc.; 修 ~ tall bamboos
❷ (管乐器的代称) woodwind instrument: 丝 ~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s
❸ (竹简的简称)bamboo strip [slip]: 罄 ~ 难书 (of crimes, etc.) too numerous to inscribe on all bamboo strips
❹ (姓氏) a surname: ~ 晏 Zhu Yan
◆竹板 bamboo clappers; 竹箅 bamboo grid; 竹编 bamboo weaving; 竹帛 bamboo tablets and textiles (both used as paper in ancient times); ancient books; bamboo slips and silk; 竹布 starched light-blue cotton cloth; 竹蛏 {动} solenacean; razor clam; razor shell; 竹筏 bamboo raft; 竹竿 bamboo pole; bamboo; culm; 竹黄 handicraft articles made from bamboo with its green covering removed; tabasheer; tabaschir; tabaxir;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 竹鸡 bamboo partridge; 竹简 bamboo slip; slips of bamboo for writing; 竹节 bamboo joint; 竹刻 bamboo carving; bamboo engraving; 竹筐 bamboo basket; bamboo crate;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draw water with a bamboo basket — achieve nothing; draw water with a sieve; pour water into a sieve; all in vain; draw water with a sieve — fruitless labor; 竹篱茅舍 bamboo fences and hay-thatched mud cottages; thatched cottage with bamboo fence; 竹笠 bamboo hat; 竹帘 {中医} bamboo curtain splint; 竹帘画 {工美} painting on a bamboo curtain; 竹马 a bamboo stick used as a toy horse; a bamboo hobbyhorse; hobbyhorse; 竹马之交 friendship in youth; 竹排 bamboo raft; 竹鼠 bamboo rat; 竹笋 bamboo shoots; 竹筒倒豆子 pour beans out of a bamboo tube — withhold nothing; make a clean breast of sth.; hold nothing back; 竹叶青 green bamboo snake;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bamboo-leaf- green liqueur, a pale green Fen (汾) liquor or a light yellow Shaoxing (绍兴) wine; 竹椅 bamboo chair; 竹芋 {植} arrowroot; 竹枝词 ancient folk songs with love as their main theme; occasional poems in the classical style devoted to local topics; 竹纸 paper made from young bamboo; bamboo paper; 竹制品 bamboo ware; 竹子 bamboo

竹zhu

bamboo

bamboo

(1)邑名。见包山楚简150简。地望不详。(2)楚国物产。《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多竹木。”《国语·楚语下》:“楚之所宝者……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楚辞中亦多见竹。由于楚地盛产各种竹子,竹编织业也相当发达,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与楚地古矿冶遗址都出土有竹笥、竹扇、竹篓、竹席等竹编织物。

竹zhú

苞松茂|报平安|帛之功|篮打水

❷ 急繁丝|弄弹丝|品弹丝|罄难书

❸ 东南箭|功垂帛|名书帛|青梅

❹ 金石丝|茂林修|势如破|调丝弄|调弦品|胸有成

竹zhú

象形字,像竹叶之形。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hu
阳平:竺(姓氏)
去声:筑(建筑)
zhòu
籀(古代的一种字体,即大篆)

笃(笃信)

竹(zhú)

,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属皆从竹。”(陟玉切)
段玉裁注:“云冬生者,谓竹胎生于冬,且枝叶不凋也。云艸者,《尔雅》竹在《释艸》。《山海经》有云‘其艸多竹’,故谓之冬生艸。……(象形)象两两并生。”
甲骨文中有,象竹叶形,本义是竹子。卜辞或用其本义,如“王用竹若”(《乙》6350)。[1]战国金文或作,包山楚简或作。许慎说的“下垂者箁箬也”,似不确切,因为“箁箬”是包竹笋的皮,生在竹之根部。“竹”之本义为竹子,是中国的特产,可用于制作简册和管乐器等。“竹”还是古代八音之一,指用竹子做的乐器,如箫、管、笛、笙之类。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竹部收属字一百四十三个。

竹zhú

(6画)

【提示】第三笔是竖,第六笔是竖钩。

*竹zhú

6画 竹部 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中空,有节,可供建筑和制作器物用;嫩芽叫笋,可食用: ~竿|~椅|~林|箭~。

竹()


甲骨文合集4748,殷
貞不……竹……

甲骨文合集31884,殷
庚寅竹示。

亞竹罍, 殷周金文集成9793,殷
亞{}竹。

𧊒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4, 戰國晚期
竹(篤)胄亡彊(疆)。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5背,戰國至秦
中冬竹(箕)、斗,以取妻,棄。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283,西漢
右方四牒竹器。

張家山漢簡·算數書129,西漢
程曰: 一日伐竹六十箇,一日爲盧唐十五,一竹爲三盧唐。欲令一人自伐竹因爲盧唐,一日爲幾何?

爾朱襲墓誌,北魏
圖城起於戲竹,畫陣發自游蒲。

馮邕妻元氏墓誌,北魏
故以彪炳玉牒,照灼金書,竹帛已彰,可略而言也。

丘哲墓誌,北魏
珪璋以惠,蘭竹之靡。

元敷墓誌,北魏
若夫太一開闢之原,雲門俊彦之美,故以瓁柯紫引,綿於竹帛。

侯肇墓誌,隋
荆楊杞梓,無以匹此良才; 會稽竹箭,詎可比共勁質。

張儉及妻胡氏墓誌,隋
荆揚杞梓,無以匹此良才; 會稽竹箭,詎可比其勁質。

暴永墓誌,隋
遠祖聰,漢景帝初,剖符分竹,經莅此邦,枝葉緜緜,遂宅斯邑。

郭達墓誌,隋
把謝鯤之臂,逍遥水竹; 酌陶潛之酒,放暢餘生。

張壽墓誌,隋
門承分竹,世雄河右。
《説文》: “竹,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屬皆从竹。”
“竹”的構形象竹莖與下垂葉片之形。殷周古文字用作地名或祭祀之名。

☚ 竹部   箭 ☛

竹zhú

甲骨文和金文以来的象形字。一般都用于偏旁。只战国时个别有单用的。象两组竹叶形。竹叶常两片成一组。一组是一个“个”字。两组即竹字。竹子是常绿多年生植物。茎节明显,节间多空。节(節)字本从“竹”的形义。质地坚硬,可作器物,又可作建筑材料。筑(築)字本从竹。如:茂林修竹|竹苞松茂。

竹★常◎常


zhú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竹的枝叶形,隶定为“竹”。本义为竹子,一种常绿植物,引申为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上边写有字的竹片)、竹制管乐器(如管、笛)等。
【辨析】
❶以“竹”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竹子有关,大致可分为四类:a.指竹的品种,如“竺、筱、篁”;b.指竹的根节、皮等,如“節(节)、筠、竿、笋”;c.指竹制品,包括工具、生活器物、乐器、兵器等,如“筏、篙、箱、篓、篮、笼、箕、筛、篦、笔、筹、笛、筝、箫、箭、篱”;d.指以竹制品为工具而从事的行为,如“算、笞、箍”。
❷以“竹”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zhu,但声调不同。zhú:竺∣zhù:筑。

(zhú)

竹葉必下垂。

隶zhú

【析形】象形字。古文字形像两支下垂的竹叶之形。
【释义】《说文》:“冬生艸也。”本义是竹子。竹子茎圆柱形,中空,直而有节,性坚韧;叶四季常青,经冬不凋。由此,竹常为高洁、坚贞、顽强等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喜爱和吟诵的对象。松与竹经冬不凋,梅则寒冬生花,故习称为“岁寒三友”。竹是古代书籍的主要载体,故可指竹简,又代指书籍。[罄竹难书]罄:尽。尽取南山之竹为简牍,仍写不尽其罪恶,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竹又是古代乐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古乐八音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it is shaped like two pendulous bamboo leaves.
【original meaning】Bamboo.Bamboos have cylindrical and hollow stalk,straight with joist,firm and tensile,evergreen.They do not perish in winter.Therefore,bamboo always symbolizes nobleness,faithfulness and indomitability,which makes it the most popular of refined scholars.

*竹tiəwk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屬皆从竹。(五篇下)
向下垂竹葉形。

☚ 汓   夙 ☛
000005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