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端阳节综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端阳节综述

端阳节综述

端阳节的别称较多,有端五、端午、重五、重午、天中、沐兰、蒲节等等。但习惯上一般都称端阳节或端午节。与春节、中秋一样,端阳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3大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夏、商、周3代的兰浴。《大戴礼记·夏小正》载,五月“蓄兰为沐浴也”。一说起源于纪念屈原。《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年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一说起源于纪念曹娥。此外,还有源于勾践练水军、祭“地腊”等等传说。
端午节最初是禳灾辟邪,到汉代已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到魏晋南北朝时,又增加了吃粽子和竞渡等节日活动。吃粽子是由东汉以前吃竹筒盛糯米煮成的饭演进而来。竞渡主要是南方水乡的一项游乐活动,大都在端阳节期间举行。到了宋朝,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传谕全国人民在五月五日纪念屈原,并要求人们在此日佩戴香袋。以后相继承袭,逐渐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袋、戴香包、插菖蒲、斗百草、采药等风俗活动。
安徽端阳节沿袭了传统的种种风俗习惯,尤重视有关治病禳灾的活动。端午日,宿松农家常采车前、淡竹等草药,以储备日后服用。固镇、蒙城则在日出前捉癞蛤蟆,将黑墨塞进它的嘴中,挂在屋檐下风干,然后取出墨汁,说是可以治疮。当地有谚:“癞蛤蟆躲端午,躲一会是一会。”黟县居民炒蚕豆给孩子们吃,说是“炒虫豸”。巢湖市民在端午日午饭前要吃几个杏子和桑果,民谚有:“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一年不害疮。”还有煮咸鸭蛋给孩子们“孵肚子”的举动,说是吃了咸鸭蛋,小孩就可以不闹肚痛病了。祁门旧时,县民以竹制神船旱游城区,乡民以木制神船旱游村落,说是可以禳灾。休宁人此时将雄黄拌和蒜泥封存起来,作为以后治蚊噬虫叮和无名肿毒的妙药。

☚ 四 端阳节   插菖蒲、艾草 ☛
000043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