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瘤
四肢关节生瘤,内容如胶,称为胶瘤。见于《儒门事亲》,谓:“两手背有瘤,一类鸡距,一类角丸,腕不能训,向明照之,如桃胶然”。青壮年多见,好发于手足背面及腕、膝关节附近。本病多因关节长期活动过度,瘀浊内生,复为寒邪所搏而致。初起感局部不适、酸困,或无自觉症状,于患部生一小肿物,隐于皮下,形如豆粒,多能随其关节之活动而移动;日久瘤体渐大,圆形或条形,突出皮面,有囊性感或硬如软骨,压之不痛或微痛,界限分明。若刺破瘤体,可见有淡黄色透亮之胶样物流出,染毒时则疼痛明显,红肿灼热。本病一般不需内治,染毒时应予清热解毒之剂。
外治:
❶敷药法: 选用阴症膏、阳和解凝膏外敷。
❷挤压疗法: 即在胶瘤表面以拇指揉搓按摩数分钟后,固定瘤体,然后强力以拇指挤压瘤体令破,此法适用于瘤体较小而便于固定者。
针灸疗法,用五虎擒羊法,即在瘤之四周及顶部以毫针刺入,强刺激,隔日一次,或在瘤体上隔姜(蒜)灸亦可。此外,用上法后仍反复发作者宜手术治疗,行囊肿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