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pancreas系器官与组织移植的一种。主要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胰严重疾病切除等病人。移植方式有全胰移植、节段移植和胰岛移植。其中胰岛埋入大网膜中移植体小、方法简便,已相继有成功的报导。 胰腺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pancreas胰腺移植的方式很多,如带十二指肠的全胰腺移植、次全胰腺移植、节段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等。其中胰节段移植采用较多,胰管采用开放或以化学栓塞剂予以阻塞,主要用其内分泌功能以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但效果均不够满意。近来有自体节段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的报道,据称效果比较理想。 胰腺移植 胰腺移植将有活性的胰组织进行移植,以期获得胰腺的内分泌功能,称为胰腺移植。根据移植的量,可分为全胰、胰大部、半胰和节段胰移植(通常为体尾段),但均须手术时吻合血管,重建血供,以别于胰岛移植; 后者仅移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团悬液。临床胰腺移植开始于1966年,近年发展迅速,至1984年6月国内外共施行454例(485次)。其中一年胰功能存活率由原3%上升为20%,1983年提高到38%。一般亲属胰移植术后排斥较轻,效果较好;1983年同期比较,有功能率在亲属供胰中为70%,尸体供胰为23%。至1985年初,世界范围内开展同种胰腺移植单位已由最初10年的15个增加到53个(包括我国同济医科大学),施行最多的是美国明尼苏达组,已达108次。同期统计,移植胰功能超过一年者有54例,最长一例已超过6年;我国有一例移植胰有完全功能超过一年。 临床上主要用胰腺同种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虽能减轻症状,但不能治愈糖尿病,亦不能防止血管并发症; 而胰腺移植可根治糖尿病及扭转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最初,主张选择终末期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而已行肾移植的病例作受者,目前则认为糖尿病并发症尚未恶化时,是胰腺移植的较好时机。自体胰腺移植则适用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全胰切除术后。胰腺移植迄今尚无理想术式,主要是处理胰腺外分泌极其困难。单纯胰管结扎由于极易并发胰腺炎、胰瘘、自溶、坏死,又无长期功能,已废弃不用。目前采用的处理方法有三种。 ❶胰管开放法:将供体胰管口开放,让胰液引流至腹腔,待以后胰液分泌自行停止; ❷胰管堵塞法:从供体胰管口注入合成材料,阻塞整个胰管树,促使腺泡萎缩。选用的化学栓塞剂有氯丁橡胶、醇溶氨基酸、氰基丙烯酸酯和硅橡胶等; ❸胰管引流法: 将供体胰管引流至肠道、膀胱或输尿管。胰管肠道内引流最合乎生理,但必需防止术后并发胰液渗漏、胰瘘与感染等。从1984年统计来看,国内外以作胰管堵塞法者较多;此法简便,效果满意,但因有的胰外分泌腺纤维变性后,不断增生,逐渐压迫胰岛血供,影响远期功能。另一方面,引流式胰腺移植近年来有所增加,显示有更好的功能。胰管肠道内引流一般采用细长硅胶管插入供体主胰管,另一端穿入Roux-Y空肠段内,以避免胰管肠管直接吻合而发生的吻合口漏。 实践证明移植1/3胰节段足以维持正常血糖,但为长期维持足够的功能,以移植大半胰甚至全胰更佳。目前仍以尸体供胰为主要来源,近来也有开展移植亲属节段胰。供胰仅能短期保存(6小时内)。用1~4℃平衡液或细胞内液型液(如Collins液)作单纯低温灌洗即可供移植。一般作异位移植,移植到受者的腹腔内右髂窝,用附在供胰上的脾动、静脉端分别与受者的髂总动、静脉侧作吻合。在合并肾衰竭病例,有主张同时一期作胰肾联合移植,其优点是胰肾可取自同一供体;往往先有易于觉察的肾排斥,其免疫抑制治疗可预防移植胰的排斥。有主张作分期移植,即先行肾移植,在纠正尿毒症后,病者一般情况好转,再行胰移植较为稳妥。统计表明二种移植胰一年存活率大致相仿。 移植胰功能完全恢复的标准是能停用胰岛素,空腹血糖降至正常,血清胰岛素上升到正常,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正常,上述各数值持续维持于正常幅度内。如移植术后受者只需术前外源胰岛素用量的25%以下,就能维持正常血糖和血清C肽水平,则可认为移植胰功能满意;但如胰岛素用量须超过25%,则标志移植失败。胰腺移植的急性排斥尚无客观可靠预报指标,临床上以空腹血糖突然上升、血清胰岛素减少作为诊断依据,同时有血淀粉酶减少、食欲减退、呕吐、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免疫抑制措施一般联用硫唑嘌呤、强的松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1979年开始应用环孢素A后,一年移植胰有功能率明显提高(从26%上升到40%)。最近,美国明尼苏达组应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类固醇的三联治疗,阶段性一年存活率达90%。 ☚ 胰瘘 颈部软组织感染 ☛ 00003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