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把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把总 把总总领。又,明清时各地总兵属下皆设有把总一职。 ☚ 斗、牛、女、虚、危、室、壁 水星 ☛ 把总官职名。始于明代。清代定为正七名武职。❶明代驻守京师的三大营京营兵的初级领兵官,其上为千总。 把总 把总官名。明代置。清代沿用。军职。《明史·兵志》:“京军三大营: 一曰五军,一曰三千,一曰神机。其制皆备于永乐时。初,太祖建统军元帅府,统诸路武勇,寻改大都督府。以兄子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京城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数48卫卒。已,又分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洪武四年 (公元1371年) 士卒之数,207800有奇。成祖增京卫为72。又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亦谓之五军。岁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兵番上京师隶之。设提督内臣1,武臣2,掌号头官2; 大营坐营官1,把总2; 中营坐营官1,马步队把总各1。左、右掖哨官如之。又有12营,掌随驾马队官军,设把总2……” 清代兵制,营以下为汛、设把总分领之,把总兵200人。《清史稿·职官志》: “步兵营。千总46人; 把总92人,副将之下品级。” ☚ 拔里国舅少父帐常衮 把总衔 ☛ 把总明清两朝代的低级武官。把总之名始于明代。明驻守京师的三大营分设把总、见操把总、上直把总等领兵官,位在千总之下。清代绿营兵设把总,位次于千总,正七品武官,分掌汛地巡守和管带兵丁。驻防京师的巡捕五营亦设有把总。还有河标把总、漕标把总。 把总ba zongtitle of military office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a battalion commander 把总旧时低级军官名。始设于明代,为千总下一级武官(千总以上为总兵)。驻守京师的京营兵三大营,均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由千总或把总统领。秩正七品。次把总一级者称外委把总,简称外委。清代四川、云南等地土司亦设此武职,称土把总。 把总官名。明代京营及各地总兵下设有把总领兵官,位在千总之下。清代绿营兵分标、协、营、汎,千总、把总。把总是绿营的基层组织汎的领兵官,千总为正六品,把总为正七品。另有外委千总、把总,品秩各低一品。京师巡捕五营,四川及云南等省土司亦设有此职。 把总武官名。明初置于三大营,掌领兵或教练,地位高低不同。五军营在大营坐营官之下设把总二人,为大营统兵官;所属每军(掖、哨)在坐营官之下设马步队把总各一人,为大营下属的统兵官。三千营下属五司,共设教练把总三十四人,上直把总十六人,明甲把总四人,分掌教练和领兵。神机营则在各军(掖、哨)下属的四司中每司置把总二人,为掖、哨所属司官,其地位较低。其后十二团营中在指挥以下有把总,则为统领千人之官。嘉靖以后添设千总,把总遂在千总之下,为营以下部队的指挥官或教练官。各地总兵之下亦分设把总领兵。清代沿置,为绿营中汛一级的领兵官,秩正匕品。京师的巡捕五营中亦有把总;土司中亦有把总一职,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称为土把总,设于四川、云南等省。 把总〈名〉(1)明清时低级武官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