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胎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胎漏病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亦名漏胎、胞漏、漏胞、漱经、胎满。 胎漏 胎漏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腰痛症状的病证。亦称“漏胎”、“胞漏”。常是堕胎、小产的先兆。本病证胎元未损,妊娠试验阳性。多因母体素体虚弱,肾气不足,或气血虚弱,或血热,或跌仆闪挫导致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成。辨证论治: ☚ 妊娠腰痛 胎动不安 ☛ 胎漏古病证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妊娠后,阴道时有血样液体排出,而孕妇没有腹痛、胎动不安等的先兆流产的情况。多由冲任虚损、七情所伤、饮食不节、气血不调,或由血热等原因引起。也称胎前漏红。 胎漏 胎漏中医病症名。又名“胞漏”、“胎前漏红”。是指妇女怀孕后,阴道时有少量血样液体排出,而无腰酸腹痛的病症。多由气血虚弱、血热、胎元不固、性生活过频等所致。治疗宜补气益血、固肾安胎,或清热凉血安胎。 ☚ 堕胎 难产 ☛ 胎漏病名。又称“胞漏”。其特征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为堕胎、小产之先兆。多因肾虚、气血不足、血热及外伤等致胎元不固而漏。治宜益肾、养血、凉血安胎等法。 胎漏tāi lòu《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续断(2)。病证名。见《素问病机宜保命集》,亦名漏胎、胞漏、漏胞、胎满、胎前漏红、漱经、激经。《医学入门》:“小通而下血者为胎漏。”《三科辑要·妇科辑要》:“激经即胎漏,孕后仍行经也,此血有余,无他症不必治。”《医学入门》:“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孕后因气血虚弱、肾虚、血热等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症见阴道不时下血、量少或按月来血点滴,并无腰酸腹痛及小腹下坠等。气虚者,兼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用举元煎加阿胶;血虚者,兼见面色淡黄、神疲乏力,宜补血安胎,用胎元饮;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尿频,宜固肾安胎,用寿胎丸;血热者,兼见口干咽燥、心烦不宁,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 胎漏tāilòu病症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又名漏胎、胞漏、漏胞、漱经、胎满。多因气血虚弱、肾虚、血热等致冲任不固, 不能摄血养胎。症见阴道不时下血, 量少, 或按月来血点滴, 并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等现象。《医学入门》: “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 气虚者兼见精神委靡、少气懒言,治宜补气安胎, 方用举元煎加阿胶。血虚者兼见面色淡黄、神疲乏力, 治宜补血安胎,方用胎元饮。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尿频,治宜固肾安胎, 用寿胎丸。血热者兼见口干咽燥、心烦不宁, 治宜清热凉血安胎, 用保阴煎(生地、熟地、芍药、山药、续断、黄芩、黄柏、甘草)。 胎漏tāi lòuvaginal bleeding duringpregnanc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