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胆碱酯酶测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胆碱酯酶测定

胆碱酯酶测定

胆碱酯酶(ChE)存在于机体许多组织中,以在神经组织中活性最强。胆碱酯酶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在脑、神经、红细胞和血小板内的皆属真性胆碱酯酶,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在血浆中的ChE,不仅催化乙酰胆碱,而且还可以催化多种其他胆碱酯类,甚至其它酯类如三丁酸甘油酯等,这种酶主要产生于肝脏,属假性胆碱酯酶。由于红细胞和血浆中的胆碱酯酶在生理上的功能和对底物的特异性不同,故测定全血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诊断价值也不同。
胆碱酯酶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pH指示剂法、pH计法和全血纸片法等。pH指示剂法原理是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水解释放出乙酸,改变pH指示剂颜色,比色测定pH的改变量,常用的指示剂是酚红,正常值血清为0.44~0.88 ⊿pH/2h,全血1.1~1.9 ⊿pH/2h。pH计法是利用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水解为乙酸和胆碱,然后用pH计测定被检标本pH降低量。正常值血清为0.409~0.997⊿pH/h。全血纸片法,是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产生乙酸和胆碱,由于乙酸改变pH值使指示剂变色,可反映胆碱酯酶活性的高低。该法虽简便,但不够精确,属半定量过筛性试验。血清胆碱酯酶升高见于进行性硬化症和肾病综合征。降低主要见于肝实质损害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损害、肝硬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肝淤血、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和阿米巴肝脓肿。在急性肝炎时,血清胆碱酯酶可显著降低;也可将胆碱酯酶能否恢复正常作为判定肝硬变预后的指标。血清胆碱酯酶主要来源于肝脏。肝病时胆碱酯酶降低的原因是肝脏合成减少。此外,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也见于营养不良、急性传染病、贫血、心肌梗塞和白血病等。肾病综合征时,因尿中丢失蛋白所致的低蛋白血症使肝脏合成功能呈代偿性增强,从而胆碱酯酶生成增加,导致血中水平增高。由于测定血清胆碱酯酶肝病的对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故很少应用于肝功能检查。有机磷杀虫剂是强有力的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剂,它与胆碱酯酶形成稳定磷酰化胆碱酯酶失去活性,故当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时血清和红细胞的胆碱酯酶都降低,但血清的降低和恢复都早于红细胞。有机磷中毒的深度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成正比,故常依其活性降低的程度,分为重、中和轻度,作为使用解毒剂剂量的参考。近年来发现少数血清胆碱酯酶降低的人与遗传有关。胆碱酯酶遗传型可分为正常与非典型二型。非典型胆碱酯酶纯合子患者,在手术时应用琥珀酰胆碱可引起呼吸骤停。

☚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 ☛
000153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