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肾囊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肾囊风病名。生于阴囊部的疮疹。又名绣球风。《外科正宗》卷四: “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其患作痒,喜浴热汤,甚者疙瘩顽木,破流脂水。”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继起丘疹、水疱,搔破浸淫脂水,湿烂起痂,迁延日久肾囊皮肤肥厚脱屑,剧痒。治宜清热祛风除湿,内服龙胆泻肝汤。外用蛇床子汤水煎熏洗; 早期用三石散或青黛散外搽,后期用狼毒膏或烟熏法。相当于阴囊湿疹(包括神经性皮炎和阴囊瘙痒症)。 肾囊风急性者阴囊皮肤潮红、痒甚、糜烂、渗液等。慢性者,奇痒,皮厚,皮纹加深。 肾囊风shènnángfēng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绣球风。由肝经湿热下注,风邪外袭而成。初起肾囊干燥作痒, 喜浴热汤, 甚则起疙瘩, 形如粟米, 色红, 搔破浸淫脂水, 或热痛如火燎, 经久不愈。即阴囊湿疹。相当于神经性皮炎、核黄素缺乏等病。治宜清热祛风除湿, 用龙胆泻肝汤。外用蛇床子散煎汤外洗, 青黛散加三石散外搽, 日久用狼毒膏( 《外科正宗》: 狼毒、槟榔、硫黄、五倍子、川椒、枫子肉、蛇床子各三钱, 为末, 用香油煎滚, 入皮硝三钱,再煎滚; 次下公猪胆汁一个, 调匀前药)。 肾囊风 肾囊风生于阴囊的瘙痒渗出性的皮肤病,称为肾囊风。又称绣球风、胞漏疮。见于《外科正宗》,谓:“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其患作痒,喜浴热汤;甚者疙瘩顽麻,破流脂水”。本病初发为肝经湿热下注,日久则伤阴耗血,血燥生风。初起时,阴囊部瘙痒起红色丘疹,搔破渗液结痂;若反复发作,长期搔抓,则皮肤粗糙肥厚,或有脱屑,干燥皲裂,奇痒难忍。 ☚ "> 面游风 ☛ 肾囊风shèn náng fēng❶scrotal eczem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