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族类固醇激素。从动物肾上腺皮质提取的类固醇已有40多种,凡具有生理活性者均称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分盐皮质激素(主要有醛固酮和脱氢皮质酮等)、糖皮质激素(主要有皮质醇和皮质酮)和性激素(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三大类。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影响电解质代谢;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影响糖和蛋白质代谢;网状带分泌小量性激素。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是皮质类固醇的合成原料,在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孕烯醇酮,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并由孕烯醇酮通过不同的生化反应生成肾上腺皮质三大类激素。(见“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shenshangxianpizhijisu

简称“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少量性激素三大类。都是在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作用下,由胆固醇转化为孕烯醇酮,再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因此统称为类固醇(甾体)激素。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主,其主要生理功能为:(1)促进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并抑制肝外组织摄取这些氨基酸去合成新的蛋白质。过多的糖皮质醇会导致负氮平衡,出现消瘦、皮肤变薄、生长停滞等现象;(2)促进肝脏利用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等合成为肝糖原,并抑制糖的分解利用,致使血糖过高。(3)使体内脂肪重新分布,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如柯兴氏症)患者的脂肪在面、颈、躯干等处异常堆积,而四肢脂肪减少,呈向心性肥胖,出现“满月脸”、“水牛腰”等典型症状。(4)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当机体遇到存在于内外环境中的有害刺激(如创伤、寒冷、饥锇、剧痛等)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使机体提高应付紧张状态的能力,如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以求生存。(5)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主) 则主要在水盐代谢中发挥作用,它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并增加K+和H+的排出。由于Na+的重吸收,使水份的重吸收也加强了,有保钠保水和排钾的作用。因此,肾上腺机能亢进可引起Na+和水潴留、水盐代谢异常、高血压等症状。肾上腺皮质还分泌少量性激素(以雄性激素为主),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时,女性可有月经减少、不孕和多毛等男性化病理改变。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切去肾上腺皮质的动物或患严重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阿迪森氏症)的患者均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迅速消瘦、无力、低代谢率、低体温、低血压、血液变浓、肾功能衰竭,如不加治疗,可危及生命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和腺垂体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后者又以肾上腺皮质为靶腺,促使肾上腺皮质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同时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过高,又可反馈性抑制其合成及释放,并减低腺垂体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

☚ 肾上腺   肾上腺髓质激素 ☛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 ACTH

简称皮质激素,系动物肾上腺产生的甾体类激素。按其作用可分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主要有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主要影响水盐代谢;糖皮质激素包括可的松和氧化可的松等,主要影响糖及蛋白质代谢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过多或过少对机体都有影响。目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且多以甾苷为原料的人工合成品。其中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其作用较多,如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素作用、抗休克及对血细胞某些调节作用等。医疗中用于严重感染与休克、结缔组织疾病、过敏疾病、血液疾病与肿瘤等。但不可乱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常指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和皮质酮、盐皮质激素、醛和酮等。也有极少数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性激素,但活性弱。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分泌三类激素,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少量性激素。由于这三类激素都是固醇衍生物,故统称类固醇激素。
❶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异生。一方面促使组织蛋白质分解,并抑制其合成。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转移至肝脏,以加强糖原异生过程。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肌肉萎缩,皮肤变薄,骨质疏松和伤口难以愈合等现象。另一方面促进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并抑制脂肪的合成。脂肪酸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导致生酮作用增强和乙酰辅酶A聚集,后者是丙酮酸羟化酶的激活剂,因而又促进糖原异生。这种促进脂肪分解作用主要作用于四肢,而对腹、面及肩背部脂肪则有促合成作用。因此,当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时,将呈现面圆、背厚而四肢消瘦的特殊体形。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物质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重要组织在应激情况下得到充足的糖。糖皮质激素还影响脑的功能,量少可引起欣快感,过量则出现精神不集中、烦躁不安及失眠等现象。
❷盐皮质激素 以醛固酮为主,可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其主要作用是保钠排钾,即促进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钠,同时通过钠—氢置换而增加钾的排出。此外,汗液、唾液和胃液中的钠在醛固酮作用下将排出减少,以增加其中钾的含量。
❸性激素 作用较弱,主要维持性行为和副性特征。

☚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迄今为止,从肾上腺皮质中分离得到的类固醇化合物约近50种,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类固醇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按照生理作用可分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肾上腺性激素三大类,主要有皮质醇和皮质酮 (属糖皮质激素)、醛固酮和脱氢皮质酮(属盐皮质激素),以及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属肾上腺性激素)。
化学结构 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为含21个碳原子的类固醇,肾上腺性激素为含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
生物合成 肾上腺皮质主要摄取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胆固醇及胆固醇酯作为合成皮质类固醇的原料,肾上腺皮质细胞的细胞膜上有LDL受体。此外,皮质细胞内自己合成的胆固醇可作为原料。详细合成过程如上。

3,11和17位上的羟基可以有α,β两种不同的位置

〈注〉……表示α位——表示β位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的酶类主要是羟化酶,如20α-羟化酶,17a-羟化酶,21a-羟化酶和11β-羟化酶等,都属加单氧酶,需要辅助因素NADPH和细胞色素P450。若某一酶不足或缺失,则将引起疾病,是一些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病因。


分泌和血浓度 皮质醇在血浆中绝大部分(>90%)与血浆中一种α2球蛋白,称为“皮质激素输送蛋白”或 “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 (CBG)”相结合,它的分子量为52,000,在肝脏中合成,正常人血浆中含量约30mg/L。
醛固酮在血浆中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分泌的调节
皮质醇分泌的调节 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受ACTH促进,而ACTH的分泌又受下丘脑的CRH所促进。皮质醇则反过来对腺垂体分泌ACTH和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都有抑制作用(负反馈),尤以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为主(见图)。
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所调节。
降解与排泄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降解主要是A环上的变化,包括加氢还原以及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最后激素的活性丧失,水溶性增加而便于从尿排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人体血循环内的半寿期为: 皮质醇80~120min,醛固酮20~30min。降解的主要场所在肝脏。
体内皮质醇的90%降解成为THF·3α葡萄糖苷酸自尿中排出,但尚有少量皮质醇在C17处受到断链酶的作用而转变成17-酮类固醇化合物,更有极少量未经任何变化的以游离形式自尿排出。
尚有极少量醛固酮未经任何变化仍以游离形式从尿中排出。


生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见下表:

 外周组织
(骨胳肌、脂肪组织、
淋巴组织、皮肤等)
总效果
糖代谢降低对血糖的摄取促进肝中糖异生血糖↑
蛋白质
代谢
促进蛋白质分解,生成
氨基酸,降低蛋白质的
合成
1.诱导肝脏中糖异
生酶类和糖原合
成、酶类的生成
2.促进尿素的合成
血氨基酸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动员 血游离脂
肪酸↑

盐皮质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醛固酮是调节水、电解质代谢的最主要的激素,它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于肾脏的远曲小管,对近曲小管的作用尚未肯定,它可促进远曲小管中Na+的重吸收和K+的排出,有“潴Na+,排K+”作用。
☚ 肾上腺髓质激素   雄性激素 ☛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属于类固醇。从动物肾上腺中可以提取出40种以上的类固醇,其中大多数是活性激素的前身或代谢物。肾上腺类固醇的基本结构是环戊烷多氢菲核,其主要激素含有21或19个碳原子。含21个碳原子的皮质激素分为糖皮质类固醇和盐皮质类固醇。含19个碳原子的皮质类固醇有雄激素活性,称之为肾上腺雄激素。糖皮质类固醇由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分泌,主要影响糖和蛋白质代谢,在人主要的激素是皮质醇,化学结构名为11β,17α,21-三羟孕-4-烯-3,20-二酮。盐皮质类固醇由球状带分泌,主要影响电解质代谢,其中最有效的激素是醛固酮。醛固酮的特点是在第18位碳为一醛。肾上腺雄激素则由网状带所分泌。
除皮质醇和醛固酮外,其他皮质类固醇激素还有可的松、皮质酮、11-脱氢皮质酮、11-脱氧皮质酮、11-脱氧皮质醇和21-脱氧皮质醇。
在健康成年人,几种皮质类固醇的分泌率和血浆含量如下表:

 分泌率(每日)血浆含量
皮质醇
皮质酮
醛固酮
脱氧皮质酮
11-脱氧皮质醇
15~25mg
1~5mg
50~150μg
2.5~10μg/100ml
80~800ng/100ml
4~18ng/100ml
3~16ng/100ml
40~400ng/100ml

皮质类固醇分泌入血液后,绝大部分和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结合,这一血浆蛋白叫做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或皮质类固醇运转蛋白。它属于血浆的α球蛋白部分,分子量约52.000,含有26~29%的糖。这一糖蛋白在血浆中的含量约40mg/L。血浆中的皮质类固醇只有1~3%是游离的,而只有游离的类固醇才有生理作用。血浆白蛋白也可和类固醇结合,但亲和力很低。醛固酮不被皮质类固醇运转蛋白结合,白蛋白是结合醛固酮的主要血浆蛋白。
所有的类固醇激素都由乙酰辅酶A生成。它们最初的合成过程是共同的。即先生成胆固醇。胆固醇在两个羟化酶(20α-和22-羟化酶)和一个20.22-碳链(裂解)酶作用下生成孕烯醇酮。胆固醇转变为孕烯醇酮是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限速反应,是ACTH进行调节的最重要的作用步骤。由孕烯醇酮可生成孕酮。由孕酮一方面生成11-脱氧皮质酮、皮质酮和醛固酮。一方面经17α-羟孕酮生成11-脱氧皮质醇,进而生成皮质醇和可的松。由孕烯醇酮还可生成雄激素(睾酮)。
皮质类固醇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其分解产物主要和葡萄糖醛酸结合,也有少量和硫酸结合。这样增加了它们的溶解性,使之容易经肾排泄。皮质醇的主要分解产物是四氢衍生物,约占尿中排出量的45~50%;次之是皮五醇和皮酮四醇,约占18~33%;17-氧类固醇(或叫17-酮)只占2~12%。醛固酮的主要代谢产物是四氢醛固酮葡糖甘酸。约占30%; 约15%在尿中为3-氧结合物; 另外有少量未改变的醛固酮。睾酮的主要代谢产物是睾酮和本胆烷醇酮,它们属于17-氧类固醇。

糖皮质类固醇的生理作用


糖和蛋白质代谢 糖皮质类固醇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异生。促使组织动员蛋白质,由之生成的氨基酸被运送到肝脏。促进脱氨反应和其他糖原异生所需酶的生成,实验证明,注射糖皮质激素后数小时内,肝内促使氨基酸分解的酶,酪氨酸转氨酶和色氨酸吡咯酶便大量增加。由氨基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转变为糖的过程中所需的一些酶也有所增加。还促进糖原合成酶D转变为活性强的糖原合成酶I,因之促进酐糖原的生成。此外,糖皮质类固醇有阻止组织对糖的利用的作用,可导致血糖升高,也利于肝糖原生成。由于糖皮质类固醇可增加血糖的来源。所以柯兴综合征的病人有轻度的血糖过高和糖尿。反之,阿迪生病患者易发生血糖过低症。由于糖皮质类固醇促进蛋白质的分解,长时期的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组织蛋白质广泛的破坏,发生负氮平衡,肌肉萎缩,皮肤变薄,骨质疏松和伤口愈合迟缓等现象。皮肤和骨的胶原蛋白和基质的合成都受抑制。糖皮质类固醇对一些间充组织(如生骨细胞、生纤维细胞、胸腺细胞、脂细胞)维持和生长的抑制作用,使这些组织萎缩。其机理是糖皮质类固醇刺激RNA生成,导致一种特异的蛋白质合成。这种蛋白质可改变细胞膜的一些性质,阻止葡萄糖和氨基酸转运入细胞内。
脂肪代谢 糖皮质类固醇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释放入血液。并抑制新的脂肪分子的合成。由于组织对糖的利用受到抑制。将促进脂肪分解,提供能量。脂肪酸在血中浓度升高,使进入肝脏的脂肪酸增多,导致生酮作用增强和乙酰辅酶A聚集,后者是丙酮酸羟化酶的激活剂,因之又促进糖原异生。糖皮质类固醇还对其他促进脂解的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脂肪动员作用主要发生在四肢,而躯干部的组织反而有脂肪贮集。这一现象的原因还不清楚,可能和激素受体的分布和交感神经的分布差异有关。糖皮质类固醇对糖、蛋白质与脂肪三大物质代谢的影响,总的来说,有利于重要组织在应激情况下得到充足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淋巴组织和胸腺 糖皮质类固醇有溶解淋巴组织的作用,在胸腺表现得特别明显。注射大剂量的糖皮质类固醇后24小时内胸腺便明显萎缩,在两天内便丧失其重量的95%。把动物置于不同的紧张性刺激之下,由于紧张性刺激可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胸腺也发生萎缩。实验证明,给胸腺加入糖皮质类固醇后2小时内,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便受破坏,之后,DNA合成和有丝分裂也受破坏,以致萎缩的老细胞得不到新细胞的补充。淋巴组织的萎缩将抑制抗体的合成,并伴有淋巴细胞减少、免疫反应抑制、组织胺释放减少,因此糖皮质类固醇有缓和过敏反应症状的作用。
循环系统 糖皮质类固醇参与循环血量的维持,可以防止一次大量饮水给机体带来的危害,维持毛细血管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它还对儿茶酚胺的作用起“允许”作用,在缺乏糖皮质激素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减弱或消失。
对非特异性紧张性刺激的反应 正常动物或给予糖皮质类固醇的动物所能耐受的一些紧张性刺激,如饥饿、剧烈的环境温度变化、创伤感染、强制的肌肉工作、电休克、缺氧等,在肾上腺切除的动物却很快引起衰竭,因循环衰竭而死亡。这些紧张性刺激在正常动物都是引起糖皮质类固醇大量分泌,说明这时机体对糖皮质类固醇的需要量增加。
中枢神经系统 糖皮质类固醇影响脑的功能。如可以引起欣快感、失眠、神经质、激动等。阿狄森病病人有抑郁和淡漠;药理剂量的糖皮质类固醇引起欣快感,随之发生抑郁。
胎儿器官的发育 皮质类固醇影响一些胎儿组织的发育和成熟,例如在胎儿肺,它诱导甘油磷酸-磷脂酰转移酶或甘油磷酸转移酶的生成。这些酶促进卵磷脂脂生成,卵磷脂则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份。这一物质的缺乏将引起透明膜征群,引起肺不张.胎儿胰脏的发育也需糖皮质类固醇参予。
临床常用糖皮质类固醇减轻一些炎症。不过,生理浓度的糖皮质类固醇对炎症过程是否有影响,还不清楚。药理剂量的糖皮质类固醇可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和类似疾病的症状,减弱眼和其他结构发炎时的血管反应,降低炎症时的血管舒张和内皮的改变(使增大的通透性降低),减少白细胞的聚集,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对炎症中溶酶体的膜起稳定作用,因之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但对胸腺细胞和其他细胞却有破坏溶酶体膜的作用。皮质类固醇对吞噬细胞的膜也起稳定作用,减少致热原的释放,因之有解热作用。
糖皮质类固醇与盐皮质类固醇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所以,对水盐代谢可能有影响,但作用较弱。
盐皮质类固醇的生理作用 作用最强的盐皮质类固醇是醛固酮,它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脏远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继发地引起水潴留,同时肾小管对钾的排泄增强。醛固酮作用的潜伏期约1小时,在此时期内它刺激与钠转运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生成。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放线菌素D可抑制醛固酮的作用。盐皮质类固醇除主要作用于肾小管外,也作用于其他细胞,如可降低汗、唾液、奶中的钠含量,增加其中的钾浓度;也可促进钠进入骨胳细胞和钾的排出。
糖皮质类固醇和盐皮质类固醇的作用有些相互重叠,它们作用的相对强度见下表:

 糖皮质类
固醇作用
盐皮质类
固醇作用
抗炎症
作 用
皮质醇
可的松
皮质酮
醛固酮
1
0.7
0.3
0.2
1
2.0
5
100.0
1
0.8
0.02
0.01
☚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调节 ☛

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id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

肾上腺皮质所产生的激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和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和皮质酮)。其中的醛固酮具有调节体内电解质和水的平衡的功能,皮质酮则对糖和蛋白质的代谢有调节作用,为维持生命所必需。临床上亦用作药物。人工合成的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都是此类激素的衍生物。

☚ 去甲肾上腺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000036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