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自得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形容安适、愉快而又得意的样子。怡然:喜悦的样子。 自得:自觉感到得意或舒适。 [出处] 《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茅盾《风景谈》:“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拿出他们那一套来,怡然自得。” ❷ 作状语。史中兴《我对面的这张桌子》:“现在他的那些朋友们依旧怡然自得地留著,他却不声不响地走了。” [附条] ❶ “怡然自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❷ “怡然自娱”。元·汤式《一枝花·题云巢》套曲。 [同义] 悠然自得 陶然自得 自得其乐 [反义] 快怏不乐 郁郁寡欢 惘然若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