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Van Ermengem )Bergey et al.,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梭菌属(Clostridium)。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系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杆状,0.8~1.3 μm×4.4~8.6μm。两端钝圆,呈单个或短链状,有4~8根周生鞭毛运动,无荚膜。位于亚末端的椭圆形芽孢使菌体膨大呈梭状,为专性厌氧菌。在肉浸液中生长,25~37℃生长良好。琼脂平板上菌落圆形、较大,不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呈颗粒状,向外扩散生长,呈绒毛状。血平板上有溶血环。所有类型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形成酸和气体,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系外毒素,为大分子蛋白质,毒性强,根据产生毒素的抗原特性,现已发现7个毒素型(A、B、C、D、E、F、G)。人类肉毒毒素中毒主要由A、B及E型所引起,少数由F型引起。该菌能耐高温,其中A型和B型的抗热力最强,杀死A型肉毒梭菌需加热至100℃经6 h或120℃经4 min。肉毒梭菌对酸较为敏感,在pH4.5以下和9.0以上时,所有菌株都受到抑制。在食盐浓度为10%时,不能生长,食盐浓度为2.5%~3%时,所产生的毒素可减少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