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咏叹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咏叹调yǒngtàndiào

通常作为歌剧、清唱剧和大合唱曲组成部分的富于抒情的独唱歌曲。黄蓓佳《这一瞬间如此辉煌》:“‘晚上你唱什么?’他问出来的却是这么一句话。‘托斯卡的~。’”

咏叹调yǒng tàn diào

富于抒情的独唱歌曲。1935年刘诚甫《音乐辞典·西洋歌剧之组织与种类》:“独唱: (咏叹调)登场人物表示咏叹的感情时用之,有琴弦乐之伴奏。”

咏叹调

咏叹调

欧洲歌剧、清唱剧中的独唱曲。特点是篇幅较大,且富抒情性或戏剧性,欧洲歌剧中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有时为三段体(ABA),称-dα-cαpo-αriα。有时又无特定格式。

☚ 领唱   宣叙调 ☛
咏叹调

咏叹调

又称“咏唱”,原意是抒情独唱曲,是歌剧和清唱剧中常见的声乐体裁。它通常篇幅较长,富于戏剧性和抒情性,声乐技巧要求较高,音域广,结构完整,曲调优美悦耳,旋律性强,表现力丰富,是刻画人物性格和形象、表现人物思想的主要唱段。歌剧《茶花女》第一幕,女主角微奥列塔的咏叹调、《蝴蝶夫人》中女主角巧巧桑的咏叹调《明朗的一天》等,皆为著名之作。由于咏叹调有完整的情感层次和结构形式,所以,除了在歌剧、清唱剧中出现之外,也常作为独立的歌曲在音乐会上演唱。

☚ 歌剧   宣叙调 ☛
咏叹调

咏叹调Yongtandiao

又称“咏唱”。原意为抒情独唱曲(或二重唱)。是以乐队伴奏,是歌剧、清唱剧的组成部分。最初是意大利歌剧、清唱剧中常以歌谣体裁出现的独唱曲。一般篇较长大、声乐技巧难度大,并追求结构上的高度完整。富于戏剧性,集中体现剧中某一个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在歌剧中常以宣叙调表明情节,咏叹调给予表演者以充分抒发感情的机会。其旋律性强、表现力丰富、亦可单独做为音乐会上的独唱曲。曲式结构常为复三段曲式、变奏曲式或回旋曲式。如:巴赫、亨德尔、莫扎特等人的咏叹调则是声乐曲目中的珍品。

☚ 歌剧   宣叙调 ☛
咏叹调

咏叹调

咏叹调也称“咏调”,原意是抒情独唱曲。产生于意大利歌剧及清唱剧中以歌谣体裁出现的独唱曲。歌曲的篇幅较大,极富于戏剧性,在剧中表现某一人物的形象及对春心理的刻画。在音乐会上可以单独演唱。
例如威尔第的四幕歌剧《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的咏叹调,表现了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
又如威尔第的四幕歌剧《奥赛罗》中,第五场中奥赛罗为了表现他中奸计时的盛怒和痛苦,回忆往事,以痛惜的心情向自己的荣誉和胜利告别,运用了咏叹调的大篇幅的独唱。

☚ 喧叙调   歌剧 ☛

咏叹调

西洋歌剧、清唱剧或康塔塔中的独唱曲。以管弦乐队或键盘乐器伴奏,有较强的歌唱性、抒情性、戏剧性和较完整的形式结构。

咏叹调

咏叹调

西洋歌剧、清唱剧或康塔塔中的独唱曲。用管弦乐队或键盘乐器伴奏。通常篇幅较大,音域宽广,技巧复杂,结构完整,曲调优美,富有抒情性或戏剧性。咏叹调有许多通用的类型,结构逐渐程式化。18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中,咏叹调均为反复三段体(ABA′),曲式一般采用在对比性的中间段落后重复第一段落的对称结构,这叫做返始咏叹调。咏叹调常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单独演唱。作为声乐体裁的咏叹调也被用于器乐创作中,如巴赫的《戈尔德堡变奏曲》的主题。韩德尔、莫扎特等人的咏叹调则是声乐曲目中的珍品。

☚ 戏曲音乐   进行曲 ☛

咏叹调

aria

咏叹调

aria;operatic sol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