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耶律希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耶律希亮1247—1327

初名秃忽思,字明甫。契丹族。耶律楚材孙,耶律铸子。其先世皆读儒书,幼时随父至燕,九岁已能赋诗。元宪宗六年(1256),其父被召还和林,仍独留燕地。八年(1258),随父南伐。至元八年(1271),授奉训大夫、符宝郎。十二年(1275),世祖平宋后欲伐日本,谏言劝阻,世祖从之。十四年(1277),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十七年(1280),因足疾谢事,退居漯阳二十余年。至大二年(1309),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乃分类次第纂世祖善行嘉言以进,英宗取其书,置禁中。久之,闲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泰定四年 (1327)卒,年81岁。早年因颠沛远方,家财散尽,仅存祖考画像。虽疾病在身,不废书史,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名 《愫轩集》,今佚。

耶律希亮?—1327

又名秃思忽。耶律楚材之孙,耶律铸之子。蒙古忽必烈汗中统元年(1260),阿里不哥反,因其父不从,遂与其母同为阿里不哥部将所拘。被裹胁西行至肃州(今甘肃酒泉),遇父友而获释。于是越天山,渡马纳斯河(今玛纳斯河),抵叶密里(今额敏县境),然后又辗转于今新疆及中亚各地。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回到内地。其所经历,涉及元代西域史地颇多。后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

耶律希亮

耶律希亮1246—1327

元官吏。字明甫。契丹族。耶律楚材之孙,耶律铸之子。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阿里不哥反,其父拒从,希亮与母同为阿里不哥部将所拘。行至肃州(今甘肃酒泉),遇父友好哈剌不花,获释。于是翻天山,经北庭昌八里,逾马纳斯河,抵叶密里城(今新疆额敏),然后又辗转于今新疆及中亚之天山南北。至元四年(1267),回到内地。八年,授奉训大夫、符宝郎。十四年,转嘉义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30卷,名曰《愫轩集》。泰定四年(1327)卒,享年81。

☚ 常德   汪世显 ☛

耶律希亮1247—1327

元代大臣。初名秃忽思。字明甫。契丹族。为中书令※耶律楚材孙,※耶律铸子。自幼随父受业燕京(今北京),天资聪慧,九岁能诗。一生所著诗文颇多,连同随军纪行,集为《愫轩集》30卷,今不见传。蒙哥汗八年(1258),赴六盘山觐汗,继从父伐宋。中统元年(1260),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争斗中,父投忽必烈,他与母则被阿里不哥执拘,迫随西行,在隶州(今甘肃酒泉)遇父好友哈剌不花,获释。至叶密立(今新疆额敏),附宗王禾忽,继为阿里不哥所攻,辗转西域各地。苦涉大漠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入觐忽必烈。受命为速古儿赤(掌内府尚供衣服)、必阇赤(书史)。至元八年(1271),授府宝郎。十四年(1277),转礼部尚书,迁吏部尚书。十七年(1280),以疾致仕。至大二年(1309),元武宗于境内寻访旧臣,复起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时纂元世祖忽必烈言行以进。卒,追封漆水郡公,谥“忠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