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物态变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wutai bianhua

物质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物态变化也叫不同物态间的相变。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解或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蒸发,在沸点时的这种物态变化称为沸腾,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凝结;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称为升华,从气态变为固态称为凝聚。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即一定有熔解热、汽化热或升华热,同时还伴随有体积的改变。
物态变化是非常普遍的物理过程,在日常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各部门中都广泛涉及。掌握了物态变化的规律,就可以在热力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低温技术、冷冻技术、气象、医学等方面加以利用。例如:可以用蒸气凝结时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或取暖;铸造印刷用的铅字时,在铅中加入锑、铋等金属,利用这种合金凝固时体积膨胀的特性,可使字形的细微部分清晰;由于各种液体的沸点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分馏法,使混在一起的各种成分分开。从原油中提取汽油、柴油就可用分馏法;在冷冻技术中,使用容易汽化的液态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可进行冷藏和制人造冰;在低温技术中可利用液态空气、液态氢、液态氦的汽化来获得很低的温度;人工降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入云中,从而通过降温的方法在云中形成大量冰晶,有些冰晶会不断长大,落到云外成为雨和雪;医学上可以用乙醚的迅速汽化进行冷冻麻醉。

☚ 膨胀系数   熔解 ☛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Wutai bianhua

物质状态的转化过程。
1. 熔解。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晶体物质(如金属、食盐、金刚石、冰、雪等)在一定的压强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开始熔解, 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变为液体为止。晶体物质熔解时的温度称为熔点。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熔点。对同一晶体,其熔点与所受压强的大小有关。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沥青、火漆等)在熔解过程中随温度升高而逐渐软化, 最后成为液体, 无熔点可言。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一个大气压下)

物质熔点
(℃)
物质熔点
(℃)
物质熔点
(℃)



乙醚
酒精
-259
-218.8
-210
-117
-114
海水


石蜡
-2. 5
0
44.2
54
232

氯化钠


660
800
850
962
1 084
水银-393271 300
1 400
甘油-20419.53 500

2. 凝固。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晶体物质在一定的压强下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开始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变为固体为止。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凝固点。对同一晶体物质,其凝固点与所受压强的大小有关。在同一压强下,晶体物质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非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失去流动性, 最后变为固体, 无凝固点可言。
3. 气化。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有蒸发(见“蒸发”)和沸腾 (见“沸腾”) 两种形式。
4. 液化。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时物质放出热量。处于临界温度(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临界状态是物质的气、液两态能平衡共存的一个边缘状态)以下的气体,都可以液化。液化可通过加压或冷却,或加压和冷却并用的方法来实现。临界温度较高的气体,如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某些碳氢化合物,可在室温下经压缩而液化。临界温度很高的气体,如氢、氦等,须经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273.16℃),再加压压缩才能液化。氢、氦等的液化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液态氢和氧是现代火箭、喷气发动机常用的高能燃料和助燃剂。
5.升华。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而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例如萘丸(俗称“樟脑丸”)放置久了逐渐变小,就是升华现象。升华只发生在固体的表面。在升华过程中, 物质要吸收热量。
6.凝华。气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而直接凝结成固态的过程。例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体表面上成为霜,就是凝华现象。在凝华过程中,物质要放出热量。
☚ 物质状态   蒸发 ☛
000014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