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耳源性硬脑膜下脓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耳源性硬脑膜下脓肿

耳源性硬脑膜下脓肿

耳源性硬脑膜下脓肿为硬脑膜内侧面与蛛网膜之间的化脓性病变。局限者称硬脑膜下脓肿,不局限者称硬脑膜下积脓。前者好发于大脑镰旁、小脑幕上和弓下裂孔等处,后者有时遍布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表面或脑底部。本病较少见,但常向脑深部发展,或多次复发,引起死亡。
硬脑膜下脓肿可有急性炎症的全身症状、脑膜刺激症状、颅内压增高或进行性脑受侵犯的局灶性症状等。本病常易误诊为脑脓肿。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一般情况差,可伴有耳痛。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及屈髋伸膝试验 (Kernig征)阳性。局限的巨大脓肿又可引起局灶性症状: 如位于大脑镰旁,邻近皮质运动区和感觉区,可出现病灶对侧的下肢无力,单瘫或偏身感觉减退; 如位于小脑幕上,可影响枕叶视中枢而发生偏盲;如位于优势半球,可影响语言中枢,出现语言障碍;位于颅后窝,可出现小脑症状。病情发展,可出现癫痫、嗜睡、昏迷和颅神经瘫痪。
本病术前确诊较难。眼底变化多出现在晚期,神经系检查常难发现明确的定位体征,脑血管造影术仅对巨大而局限的脓肿有定位意义,故诊断的重点宜放在正确分析病情和重视术中的发现。例如: 患者呈现脑膜刺激症状,但发病较急,伴有嗜睡及局灶性脑受侵犯症状又不似脑膜炎,脑脊液压力的改变也不如化脓性脑膜炎明显。如有局灶性症状,常疑为脑脓肿,但病情发展迅速,伴有高热,经乳突术腔切开硬脑膜,虽有时可有少许脓液渗出,但脑穿刺又常为阴性。本病虽可伴发硬脑膜外脓肿,但症状复杂而严重,远非单纯的硬脑膜外脓肿所可比拟。
在乳突探查术中,如发现硬脑膜失去正常光泽、变色、张力甚大或上附肉芽,同时患者又具有上述可疑症状时,均宜切开硬脑膜进行探查。尤当发现硬脑膜-乙状窦角处有骨质破坏,该处硬脑膜暴露,附有肉芽、坏死组织或溢脓者,更须将此处骨质凿除,充分暴露硬脑膜及小脑幕附着处。如见硬脑膜上有瘘管,须循此切开,探查硬脑膜下有无脓腔。对小脑幕附近的硬脑膜下脓肿,术中可延长耳后乳突切口,广泛暴露和切开硬脑膜,充分排空和引流脓肿,或行颅骨钻孔术进行探查和引流。

☚ 耳源性硬脑膜外脓肿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
000119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