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狗
东晋志怪小说。陶潜撰。原载《搜神后记》卷九。《太平广记》卷四三八引载。这是一则狗精故事。叙述:一个姓王的人,续娶了一个姓庾的女子,年轻美貌。王某年已花甲,又经常住在外边,少妇很少有夫妻生活的欢欣。有一天晚上王某忽然回家,夫妻燕婉非常。第二天俩人正在吃饭,家奴从外面回来,见此情况大吃一惊,急忙跑去告诉王某。王某飞快赶回家中,假王某也赶紧出迎,二人交会于中庭,都头戴白帢帽,衣服、形体、容貌都一模一样。真王某举杖先打,假王某挥杖还报,你来我往,难辨真假。二人又都喝令家中子弟出手相帮,王某的儿子突然上前痛打,假王某现了原形,原来是一条黄狗,即被众人打死。王某当时任会稽府佐,府中人常以此事谈笑,少妇羞耻难当,得病而死。小说旨在训世。黄狗隐其丑恶面目,变成人夫,奸淫人妻,于天理人情皆不容,对它的处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惩治邪恶的强烈愿望。而王某已为老朽,却连累年少,引出羞辱,也咎由自取。少妇是这一恶一朽两个方面的受害者,本应为之掬泪,而作者也让她带着羞耻离开人世。可见,作者用来训世的主要思想武器还是封建礼教的善恶观。小说大胆设幻,巧于结构,精于谋篇。文中的黄狗,能洞察人情,深知少妇的孤苦,便乘虚而入;又能随意变化,与妇同眠,对坐共食,不露任何破绽,特别是斗打一节,让人真伪莫辨,奇谲非常,大有“真假猴王”互斗之妙。行文先隐后显,主要写黄狗,可不露任何端倪,迟迟不见狗形,结尾处一语道破,使全文顿生跌宕之势,成摇曳之态。
老黄狗
亦题《温敬林》、《犬魅》。南朝宋志怪小说。刘义庆撰。原载《幽明录》。《太平广记》卷四三八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郑晚晴校注《幽明录》皆辑录。李继芬等《汉魏六朝小说选译》选录。故事叙述:晋代有个秘书监,名叫温敬林,已死一年。一天,妻子柏氏忽见他生还回家,两人就在一起生活,可温敬林不肯见下辈人。一次,他哥哥的儿子非要见他不可,他也只是微开窗户,露了露面而已。后来他喝醉了酒,显出了原形,原来是邻家的一条老黄狗。于是就被打死了。故事对当时社会冒人作恶之行进行了嘲弄,说明了假的就是假的,欺骗不能长久,真相终将大白的道理。小说语言简炼,情节简单,却也生动有致,不乏精彩描写。如写狗精幻化的“温敬林”,在兄子来见的不得已情况下,“小开窗出面见之”,只轻笔一语,就使狗精心中有鬼,怕露出破绽,而半推半允的情态跃然纸上。“狗冒亡灵”故事,六朝志怪书中屡见。如《搜神记》卷十八载田琰居母丧,白狗衔其丧服,因变为人,著而入,琰后随之,见犬将升妇床,便打杀之。又载司空来季德停丧在殡,忽然见形,坐祭床上,颜色服饰声气熟是也。孙儿妇女以次教戒,事有条贯;鞭朴奴婢,皆得其过。如是数年,后因酒醉露老狗之原形,而被打杀。本篇故事与《幽明录》中《鸡幻主人》条情节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