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老骥伏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老骥伏枥

典源出处 曹操 《步出夏门行》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释义用法 良马虽然老了,伏在马槽上,但仍想着远行千里。诗人以此起兴,表达了志士虽到暮年,壮心却不止息的豪情。后以此典表现有志之人虽然年老,但豪情壮志仍在。
用典形式
【老骥】 宋·黄庭坚:“老骥心虽在,白鸥盟已寒。”
【伏枥】 南朝宋·鲍照:“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宋 ·苏轼:“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清·蒲松龄:“狂情不为闻鸡舞,壮志全因伏枥消。”
【枥骥】 宋·陆游:“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
【万里心】 元·郝经:“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千里心】 清·吴元龙:“伏枥虽虚千里心, 脱𩉜翻适长林性。”
【千里志】 宋·苏轼:“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清 ·王鹏运:“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
【伏枥驹】 唐·李白:“騄骥本天马,素非伏枥驹。”
【壮心休】 宋 ·陈与义:“依然还故枥,寂寞壮心休。”
【骥伏枥】 宋·陆游:“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
【心如老骥】 宋·陆游:“心如老骥长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
【未甘伏枥】 宋·刘骘:“骥老未甘秋伏枥,剑闲犹觉夜冲星。”
【老马伏枥】 唐·王昌龄:“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宋·陈师道:“老马甘伏枥,游魂还故乡。”
【老骥伏枥】 宋·苏辙:“长鲸渴水求人海,老骥伏枥思就车。”宋 ·陆游:“老骥嘶鸣常伏枥,寒龟藏缩正支床。”
【伏枥心长】 元·燕公楠:“谩伏枥心长,衔图志短,岁晏欲谁与?”
【栈边老骥】 宋·陆游:“栈边老骥心空在,爨下残桐尾半焦。”
【烈士暮年】 宋·苏轼:“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老骥思千里】 唐·杜甫:“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高材难伏枥】 明 ·汤显祖:“高材难伏枥,薄别且从船。”
【骥老心未穷】 南朝梁 ·沈约:“骥老心未穷,酬恩岂终毕。”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

比喻年老而有壮志。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晋书·乐志》于是篇下题作《碣石篇》。宋陆游《闻虏乱有感》:“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又《老学庵笔记》卷一:“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又《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离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 诗妖   黄绢幼妇 ☛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

骥: 千里马。枥: 马槽。老马卧在马槽前仍念千里驰骋之事。比喻人年虽老而雄心尚在。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文)

☚ 老当益壮   同舟而济 ☛
老骥伏枥

老骥枥lǎojìfúlì

┃┃┃┃ 喻年迈之士虽老而仍怀壮志。三国魏·曹操《龟虽寿》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刘骘《旧将》诗:“骥老未甘秋伏枥,剑闲犹觉夜冲星。”宋·陆游《闻敌乱有感》诗:“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 汉剑飞去   吐胆倾心 ☛

老骥伏枥

比喻年老而有雄心壮志。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 “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骥: 良马。枥: 马糟。诗写良马虽年老力衰,伏于槽中,但驰骋千里的雄心仍在。

老骥伏枥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释义】 老马气力已衰伏在马槽上,但内心还想驰骋千里。壮士虽然到了晚年,胸中的志向仍未消歇。后以此典形容人虽年迈或闲居,而壮志犹存。
【例词】 伏枥 骥伏枥 骥枥 老骥伏枥 枥骥 枥马 千里心千里志 思千里 心如老骥 老马伏枥 骥老
【用例】
〔伏枥〕 元·郝经《老马》:“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骥枥〕 宋·京镗《念奴娇》:“骥枥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
〔老骥伏枥〕 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
〔千里志〕 清·王鹏运《浣溪沙》:“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成〉比喻有志向的人年纪虽老,仍然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

喻年老而有壮志。《宋书·乐志》三魏武帝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晋书·乐志》 下题作《碣石篇》。宋陆游《剑南诗稿》 四《闻虏乱有感》“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骥,骏马;枥,马槽,一说马厩。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按:《乐府诗集》卷五四作“老骥”,《晋书·乐志下》、《宋书·乐志三》作“骥老”。后用“老骥伏枥”比喻人老仍怀雄心壮志。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也单作“老骥”。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动词性,主谓结构。曹操《步出夏门行》记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老了的好马虽伏在马厩中,却还想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已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用于褒义。
【例】 我虽已经年逾六十,但老骥伏枥,依然有些壮心,我还要为社会主义事业继续贡献一些绵力。(秦牧《在艰难困顿的道路上》)

老骥伏枥

喻指有精神活力的老人,仍向往着未到达的目标。“骥”,即好马。可与“志在千里”同用。

字数:45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宝刀不老   雄风犹存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意为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良马,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字数:51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举足登高台,须有凌云志 ☛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

老马呆在马厩里但仍有驰骋千里的志向。比喻人虽老,仍有雄心壮志。骥(jì):良马。枥(lì):马厩。

☚ 老当益壮   老马嘶风 ☛
动物吃食物

动物吃食物

摄食
水鸟或鱼吃食:唼(唼呷;唼咂;唼啑;唼喋;唼嗍) 啑(啑喋)
鸟吃食:
马就着马槽吃食:伏枥(老骥~) 食槽
鸟用嘴取食:啄(啄食)
狗用舌取食:狧(~糠)

☚ 吃食   吃饭 ☛

雄心壮志

雄心壮志

青云 雄心壮气
年老的人有雄心壮志:老马嘶风 老骥嘶风
年老的人仍有雄心壮志:老马为驹
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更大:老当益壮 衰当益壮 老而益壮 老而弥壮 登老益壮
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骥伏(骥伏枥) 骥枥
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 老马伏枥
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永远不变:猛志常在
(远大的抱负和志向:雄心壮志)

☚ 壮志   志向远大 ☛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

喻指有精神活力的老人,仍向往着未到达的目标。“骥”,即好马。可与“志在千里”连用。

☚ 老不服老   宝刀不老 ☛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

曹操《步出夏门行》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后以此典形容人虽年暮或闲散,而壮志犹在。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所冀枯松晚岁,无改节于风霜;老骥余年,期尽力于蹄足。”

☚ 郎潜   老罴当道 ☛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比喻人虽老了,但仍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able men tied down to a routine post, an old hero still cherishes high aspirations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解义】骥:骏马。枥:马槽。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但仍想奔驰千里。
【用法】多用于形容怀有雄心壮志的老年人。
【例句】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中努力钻研,这真是~,志在千里!
【近义】老当益壮、老马嘶风
【反义】老气横秋、未老先衰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骏马虽老,伏在马槽,仍要驰骋千里。比喻人虽已老,雄心壮志不减,仍有抱负。“骥”,骏马;“枥”,马槽。三国魏·曹操(魏武帝)《龟虽寿》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释义】比喻人虽然年纪老了,仍然有远大的志向。
骥:???. ??. 枥:???.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句】别看他已经老了,可是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想有一番作为。
? ?? ???? ??? ???? ???. ?? ??? ?????? ??? ??? ???.
【近义词】老当益壮
【反义词】未老先衰 老态龙钟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骥:良马。枥:马厩,或说是马槽。老了的良马虽伏处于马厩中,但仍有奔驰千里之志。比喻人虽老而仍怀雄心壮志。胡乔木《悼萧三同志》“他虽然已是八十高龄,体弱多病,但始终以~的精神顽强工作,还尽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出处〕三国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近义〕老当益壮
〔反义〕老气横秋 未老先衰 暮气沉沉
〔辨析〕“老骥伏枥”现多形容人老志不衰,“老当益壮”多形容人老干劲大。
〔连用〕志在千里

年纪虽老,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骥:良马。枥lì:马槽。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举例 他虽已年过古稀,但~,志在千里,决心在有生之年完成一部长篇巨著。
近义 老马嘶风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解释 骥:骏马。枥:马槽,也指关牲畜的地方。比喻有志之士虽然年老但仍然充满雄心壮志。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此后,曹操连胜袁谭、袁尚,收服黑山起义军张燕等,军威大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又发兵征讨盘踞北方,悖乱不服的三郡乌丸。经过艰苦的行军和激烈的战斗,于第二年正月凯旋。其间,逃往辽东的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也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杀死,并将首级呈送给曹操,以示自己归服之意。这样,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这次北征乌丸,由于道路不通,天气不好,行军异常艰苦,甚至一度军粮缺乏,只好杀死数千匹战马为粮。大军凯旋后,连曹操也感到有点后怕,以至于重赏以前竭力劝阻的大臣。不过,毕竟这是一次重大的胜利,曹操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他在班师途中,以澎湃的激情,写下了一组千古传颂的诗篇《步出夏门行》,其中一首《龟虽寿》写道:神龟虽然长寿,生命总有尽头。仙蛇纵能驾雾,也终变为灰土。老马虽处槽枥,却有千里之志。壮士即到晚年,雄心不会停止。人生寿命之限,不只上天掌握。自己注重保养,仍然可得长寿。幸运到了极点,唱此表达心志。
近义 老当益壮
例句
老作家虽然年逾古稀,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决心在有生之年完成一部长篇巨著。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解义】 骥:骏马。枥:马槽。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但仍想奔驰千里。
【用法】 多用于形容怀有雄心壮志的老年人。
【例句】 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中努力钻研,这真是~,志在千里!
【近义】 老当益壮、老马嘶风
【反义】 老气横秋、未老先衰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骥: 千里马。枥: 马槽,马厩。东汉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上,仍想着奔驰千里;胸怀大志的人老了,雄心壮志还在。后来就用“老骥伏枥”比喻人虽老而仍怀着雄心壮志。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的墓前》:“可我一点也没有颓唐之感,我现在大有‘~,志在万里’之感。”

老骥伏枥lao ji fu li

骥:千里马。枥:马槽。老马趴在槽头,仍想奔驰千里。比喻年老的人仍然怀有雄心壮志。语本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近】老当益壮 老马嘶风
【反】老气横秋 未老先衰
【注意】常与“志在千里”连用。

老骥伏枥lǎojì-fúlì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马埋头在槽里吃草。好的千里马,虽伏在马槽里,仍想奔驰千里。比喻年老的人仍向往建功立业。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有志建立功业的人)暮年,壮心不已。”
【例】我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把我有生的余力和余热,更好地为人民多服一点务。(邓颖超《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

1MRM【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原指老了的良马虽然伏在马厩中,仍想跑千里的远路,后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骥:好马。伏枥:指就着马槽吃食。枥,马槽。

老骥伏枥lǎojì-fúlì

〔主谓〕 老马俯向马槽吃食。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人虽老,但仍有雄心壮志。宋·陆游《闻虏乱有感》:“羞为~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 褒义。多用于志向。
【近义】老当益壮 老马嘶风 白首之心
〖反义〗未老先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