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怒 发怒恼(着恼;发恼) 毛 嗔(怒嗔;生嗔) 愤(愤发) 动怒 忿性 忿懥 忿发 发恶 起躁 冒火 起火 挂气 伤气 光火 挂火 动火 急眼 吹胡子 指发怒:红脸 红眼 形容发怒:撑目 容易急躁发怒的情绪:肝火 生气发怒:发威动怒 说不出原因地生气发怒:无名火起 无明火起 因气愤羞愧而发怒:愧忿 因生气害羞而发怒:恼羞成怒 恼羞变怒 羞脸变怒 羞恼变怒 羞恼成怒 老羞成怒 老羞变怒 反羞成怒 因羞致怒 发怒,受刺激而发怒:激怒 激愤 恼激愤厉 情绪激愤:气愤 酗酒发怒:酗蒏 引人发怒:触怒 恼怒 恼犯 惹气 惹怒 惹恼 容易发怒:易怒 烦躁易怒:触热 脸上变色,发怒:作色 发怒,说话气粗:发喉急 突然发怒:炸了 气炸 哗然而怒:哗怒 蛮横无理,动辄发怒:忿戾 忿颣 肆意发怒:逞怒 逞忿 极言愤怒或发怒:拍桌打凳 非常厉害地生气或发怒:大动肝火 正在发怒的时候:气头上 火头上 发怒不能自抑:一冲性儿 收敛威怒:霁威 停止发怒:息怒 发怒的样子:蹿火 嗔嗔 踢竖 拧眉瞪眼 拧眉立目 立眉竖眼 女子发怒的样子:柳眉倒竖 柳眉剔竖 柳眉踢竖 女子发怒的神态:蛾眉倒蹙 激怒的样子:眼红 眼热 因激愤而须发竖起:蝟张 发怒时大声喊叫:咄咄叱咤 睁大眼睛发怒的样子:眥溢 大怒时大吼大叫的样子:暴跳如雷 暴躁如雷 爆跳如雷 暴叫如雷 躁暴如雷 (因愤怒而表现出粗暴的声色举动:发怒)
另见:生气2 发泄 不满 神情 ☚ 发怒 恼怒 ☛ 老羞变怒《辞源》源云:清·孔尚任《桃花扇传奇·辞院》:“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赵翼《瓯北诗钞·七言律四〈题吴梅村集〉诗》:“犹胜绛云楼下老,老羞变怒骂人多。” 按,此语诸本作“老羞成怒”、“恼羞成怒”,其源例盖如次: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不想……惹动他一冲的性儿,老羞成怒,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及至听到后一半,被他哥埋怨了这一大篇,不觉老羞成怒。”同书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同书第三十一回:“乌纳拉布见田小辮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也作“羞恼成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便羞恼成怒了。”余例属现代人,略去。 又按,此语或当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二回:“弈祁一来老羞变怒,二则淫性难绝,三则恐其子害了州宾性命。” 老羞变怒lǎo xiū biàn nù与“老羞成怒”同。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生惊介):我与阮圆海素无深仇,为何下这毒手?(末):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清·赵翼《题吴梅村集》诗:“犹胜绛云楼下老,老羞变怒骂人多。” 老羞变怒lǎo xiū biàn nù见“老羞成怒”。 老羞变怒lǎoxiū-biànnù见“恼羞成怒”。漱六山房《九尾龟》:“(章秋谷)见薛金莲~的起身走了,不觉回过头来,对着陈文仙和龙蟾珠哈哈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