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癫痫
癫痫是以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和综合征。按照有关神经元的部位和放电扩散的范围,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的一种或数种障碍,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均称为痫性发作。老年人癫痫是指60岁以上的人患癫痫。按照病因癫痫可分为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原发性癫痫又称为特发性癫痫,这类患者的脑部并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结构变化和代谢异常而和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继发性癫痫是指由于感染、外伤、肿瘤、血管病、中毒、先天异常和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的脑部损害和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痫性发作,又称为症状性癫痫。根据痫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❶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无意识障碍仅表现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出现口角、眼睑、手指或足趾也可涉及整个一侧面部或一个肢体远端的局限性重复抽搐,或抽搐动作从某一处开始后按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分布顺序缓慢地扩展。也可出现幻视、幻嗅、幻听、肢体麻木感、针刺感,以及胃气上升感呕吐、苍白、潮红等。
❷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时多伴有意识障碍,对别人的言语不起反应,事后不能回忆,表现为无意识地吸吮、咀嚼、舔唇或搓手、抚面、解扣、脱衣甚至出现叫喊、唱歌、游走、奔跑等精神症状。所以也称为精神运动性发作。
❸失神发作:又称为小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障碍,一次持续5~30秒,患者当时活动停止,呼之不应,两眼瞪视,或伴有头后仰或偏向一侧,亦可有手持物坠落。事后患者立即清醒对发作并无记忆。
❹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也称为大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跌倒、瞪眼、尖叫、全身骨骼肌呈持续性收缩约10~20秒后,出现四肢及全身阵挛样抽搐并伴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以及口腔、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小便失禁。约0.5~1分钟抽搐停止,有泡沫或血沫从口鼻喷出,然后进入昏睡状态。从发作开始到意识恢复约经历5~10分钟,醒后病人感头痛、全身酸痛和疲乏,对抽搐全无记忆。若在短时间内大发作频繁发生,以致发作间歇期患者意识不恢复处于持续昏迷状态称为癫痫持续状态。亦有患者的痫性发作表现为由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老年人癫痫多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由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除发作时有上述表现外,在发作间期常有精神障碍、智能障碍和运动障碍以及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这是因为老年人癫痫几乎都是继发性癫痫。老年人癫痫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病。约有10%的中风患者合并癫痫,其中又以老年人最为多见。癫痫既可在中风的同时发生也可在中风一年以后发作,其原因是由于脑出血、脑梗塞灶或瘢痕刺激周围的神经细胞引起异常放电所致。其次是脑肿瘤,以脑转移瘤,脑膜瘤和脑胶质瘤较多见。癫痫发作常是这些脑肿瘤的首发症状,然后逐渐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和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脑外伤所致的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亦可合并有癫痫发作。老年性痴呆和散发性脑炎也可以出现癫痫发作。因此,老年人出现癫痫发作时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脑电图颅脑CT、血液生化等实验室检查,尽早明确病因进行病因治疗,切不可仅简单地给以抗癫痫药物,以免延误治疗。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痫性发作的类型进行选择,不可随便更换或停服以免发生癫痫持续状态。
老年人癫痫
老年人癫痫是指首次癫痫发作出现在老年期者。大多为症状性,其病因、临床等方面与一般的癫痫有所不同。癫痫的好发年龄不在老年,一般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国内资料老年期首次发病者占1.7~4.3%。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癫痫常见的原因。约占10.0~69.2%,癫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和是否侵及大脑皮层有关。尸检证明脑血管病出现癫痫者其脑部病灶多累及皮层。癫痫出现于急性期以后者绝大多数是梗塞性病变。出现于急性期者则以出血性病变为常见。国内资料统计脑血管病并发癫痫者,脑出血约占1.0~18.1%,蛛网膜下腔出血为11~31.4%,脑血栓形成为2.3~17.6%,脑栓塞为3.3~6.6%。老年人癫痫中发现25%左右有脑血栓形成、冠心病及心电图异常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征象。但也有临床无明显中风史,而尸检证实癫痫是由于小梗塞所引起。老年人癫痫因脑瘤引起者约占13.0~47.7%。老年人较常见的肿瘤以压迫性的脑肿瘤和缓慢浸润的较良性的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多引起癫痫。迅速生长之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则较少引起。老年性痴呆等伴发癫痫者并不少见,有人统计仅次于脑血管病。Alzheimer病患者约有1/3~1/4有癫痫发作。有些老年人癫痫患者,计算机X线体层脑扫描(CT)和气脑造影常显示皮质萎缩,但不能确定其临床类型,近年来称为“脑萎缩”。老年人的衰老过程中或由于脑外伤、脑动脉硬化、脑炎等疾病均可引起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显著扩大。
老年人心脏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瓣膜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阿-斯综合征等均可因脑供血量降低而产生癫痫发作。高血压脑病约20%伴有癫痫发作。脑外伤引起的癫痫约占1.0~5.1%,多为局限性。全身性代谢障碍如尿毒症、低血糖等也可成为癫痫的原因。在老年人癫痫中,尚有少数虽经详细检查但原因仍不明,可能属于原发性。
老年人癫痫的临床表现无特定的发作类型,可为全身性发作、局限性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不同类型的局限性发作与病变部位直接有关。老年人很少出现小发作。少数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由于病因不同,其临床发作也不同。在急性脑血管病中,通常为全身性发作,有时为局限性。在脑出血时癫痫可能是出血的最早征象,随后发生昏迷。脑栓塞时癫痫可出现于神经系统缺失症状出现前后。血栓形成在颈内动脉系较易出现癫痫,而在锥-基底动脉系则罕见,脑血管病急性期后癫痫,其间隔可自数月至10年左右,以缺血性血管病为常见,呈多次反复发作,往往是局限性的。老年人脑肿瘤中可出现癫痫,在1/3病例系首发症状,约1/4病例在相当一时期内可为仅有的症状。一般于癫痫发作后一年内出现神经局灶性症状和体征或颅内压增高,但也有长达15年才确诊者。
老年人脑肿瘤并发癫痫者,90%为局限性发作,同时多见发作后瘫痪,而全身性发作和夜间发作则少见。有时全身性发作和局限运动性发作和(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可同时存在,但有以上三者或后两者同时发作的很少见。脑变性疾病可分为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脑外伤则常为局限性发作。
对老年人应详细了解病史、弄清发病先兆、抽搐起始部位及癫痫后瘫痪,作详细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检查,必要时作脑电图及脑扫描等辅助检查,以便全面的作出判断。在非肿瘤患者中可见正常脑电图(占40~50%),或双侧θ或δ活动和癫痫样发作。重复作脑电图检查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有帮助。脑干下部缺血及大脑较小病变多呈正常脑电图。脑干上部网状结构受累,可引起对侧同步慢波活动。如有明显的局灶慢波活动且复查过程中四周左右逐渐消退,则提示为血管性的病变。放射性核素脑扫描,脑梗塞病人阳性率第一周仅25%,第2~3周达75%,以后渐降低,至12周大部恢复正常。早期脑扫描阳性应怀疑肿瘤。脑部CT检查,由于是无创伤性检查及分辨率高,对肿瘤或梗塞也可鉴别,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已取代气脑及脑血管造影,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CT检查后再结合情况必要时作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对颅内占位性和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虽造影有使栓子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而导致偏瘫的危险,但发生率低,老年人尚可耐受造影的疼痛。气脑造影有助于确诊脑干和蝶鞍部肿瘤,但对老年患者有一定痛苦和危险。
老年人癫痫的治疗与一般癫痫相同,首先是病因的处理。在控制症状方面,药物的剂量较成人要小,一般为3/4左右。如有条件测定血浆药物水平,则可更好地掌握有效剂量。对全身性或局限性发作,首先应用苯妥英钠,如不能控制则加苯巴比妥。如后者无效则用扑痫酮(primi-done,mysoline),从小剂量开始,对精神运动性发作也有效。酰胺咪嗪(痛舒)可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大发作,也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对癫痫持续状态则应用安定或苯妥英钠,肌内或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必须极缓慢。脑外伤和脑血管病引起的癫痫,应用抗癫痫药物可收到良好效果,但由脑肿瘤引起的则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