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子校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老子校释 《老子》校释本。两篇八十一章,今人朱谦之撰。成书于一九五五年。 《老子校释》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为底本,以敦煌写本和遂州碑本为主要参订本。还批判地选用了王弼,河上公等注本,“御注”、“广明”、“景福”等石本,以及傅奕、范应元等古本。在校勘上,《校释》以严可均《铁桥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异》所校三百四十九条为主,以魏稼孙《绩语堂碑录》订正和补缺严可均所校条目所得四十三条为次,又博采纪昀、毕沅、王昶、吴云、罗振玉、何士骥等校勘易州龙兴碑本的成果。夹句较勘,广引众家之说,案以己见。在训诂方面,《校释》多采王念孙、孙诒让、俞樾、洪颐煊、刘师培、易顺鼎、马叙伦、陶鸿庆、奚侗、蒋锡昌、劳健、高亨、于省吾诸家旧注,又采有日本学者大田晴轩、武内义雄之说,随文著录自己的意见和独到见解。《校释》还特别注意到楚国方言与《老子》的关系,用《庄子》、《诗经》、《淮南子》等古籍中记载的楚国方言意义来解释《老子》书中的某些文字。朱氏还认为,《老子》一书虽以今音来读是不合韵的,但古今异音,以古音读之,还是合韵的,不合韵处就有后人增改的嫌疑。故《校释》除校诂字句外,还于每章末列音韵一项,对《老子》中的文字定音归韵。朱氏又作《老子韵例》,附于《校释》之后。音韵上,朱谦之主要参考江晋三《老子韵读》,又以姚文田之《古音谐》和邓廷桢之《双砚斋笔记》以及李赓芸之《炳烛编》补正江氏之疏漏,还采有刘师培《老子韵表》、高本汉《老子韵考》中的个别意见。朱氏指出,《老子》一书文句长短不一,其用韵体制也是各不相同。朱氏经分析归纳,把书中用韵体例列为二十四类。《老子校释》是注解《老子》的较好的、流行最广的书之一。 《老子校释》的版本有:一九五八年上海龙门联合书局排印本。一九六三年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此本附录有朱谦之自己作的《补遗》。一九八四年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老子校释》训诂书。 朱谦之著。 此书以唐代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为主, 以敦煌写本和遂州碑本参订, 广泛吸取了清代和近代关于 《老子》校刊和训诂方面的研究成果, 同时参考日本学者大田晴轩、 武内义雄的研究成果。 案语随文申述, 注重楚方言与 《老子》的关系, 大多用楚语解说词义。 有中华书局1984年11月 《新编诸子集成》 本。 老子校释 《老子校释》朱谦之撰。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校石本、敦煌本、旧抄本、诸刻本100多种,并引近人成果,详加考释。中华书局1984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 老子注释 老子注释及评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