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海市防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海市防洪 上海市防洪黄浦江、苏州河将城区分为浦东、浦西和老城区3大片。城区地势低平,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城区地面下沉。地面一般高程3~3.5米,老城区不少地段高程在3米以下,最低处仅2.3米,均低于苏州河口黄浦公园站年最高潮位平均值4.55米。城区大的洪灾系由台风与长江口大潮汛遭遇造成。如1962年台风,黄浦公园站潮位达4.76米,有半个城区被淹。1956年开始,在黄浦江、苏州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原有驳岸顶上筑土堤或加砌砖块防御潮水。1963年起对原有防潮设施进行改造加固。至1974年,防汛墙基本形成封闭圈。1974年8月,黄浦公园站潮位达4.98米,确定按黄浦公园站百年一遇潮位5.30米,超高0.5米,完建防汛墙。据1987年统计,市区江河防汛墙总长256公里。由于防汛墙几经加高,头重脚轻,安全系数降低,且历次加高未进行相应的基础处理,尚有20%属于临时工程结构,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较多。1981年,出现历史最高潮位5.22米后,经论证,确定上海市的防御潮位由黄浦公园站的5.30米提高到千年一遇的5.86米,相应吴淞口潮位为6.27米。经批准的防洪方案是苏州河口兴建闸桥结合的挡潮闸和黄浦江干支流208公里防汛墙的加高加固或改建,计划“八五”期间完建。浦东新区有长江堤防约35公里,原有防洪能力低,需全面加高加固。 ☚ 南京市防洪 治涝与排灌站、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