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诉媳供养不周案
北宋时,荆南有一老妇人于官府控诉儿媳供养不周,儿媳称公公死后婆婆就改嫁他人,因为贫穷才又回来的。况且自己侍俸她并无不谨慎之处。审理此案的王质对儿媳晓以伦理之大义,劝诫她宽容婆婆的过失,为丈夫多做打算。并从自已家里取来衣服给老妇人穿上。将官仓里的粮食送给儿媳,让她回去好好地侍养婆婆。婆媳二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终于言归于好地回家了。宋律规定子孙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阙者,徒二年。但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像王质这样不固守条文规定、不简单采取科罚手段,而从家庭长远的利益出发,以伦理道德感化双方,使之重新和睦相处的处理方法还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