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羧苄青霉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

又名羧苄青、卡比西林,系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吸湿性强,在温度较高时极易脱羧而形成苄青霉素;10%的水溶液pH值为6~8,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极不稳定。 临床上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及部分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胸腹腔感染、败血症、胆道感染等。 本品口服吸收很少,故主要为注射用。 对泌尿系及一般感染1日4次,每次1g;对泌尿系以外的严重感染可静滴1日10~20g;也可作胸腔、腹腔、关节腔、鞘内给药。 用药前须作过敏试验,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羧苄青霉素

羧苄青霉素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为半合成青霉素,1966年合成,制剂为二钠盐,是白色粉末,吸湿性强,易溶于水,难溶于丙酮、氯仿、苯与乙醚,二钠盐粉末于37℃保存6个月,外观与效价均无变化。对热、酸不稳定。抗菌谱比氨苄青霉素广,其抗菌作用除对绿脓杆菌与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外,都低于氨苄青霉素。抗绿脓杆菌的作用亦不甚强,对临床分离的53株绿脓杆菌株最低抑菌浓度低于40μg/ml者竟占30%,40~200μg/ml者近半数,超过200μg/ml者竟达26%。
本药不耐酸,不可口服,需注射给药。正常人肌注1g后于1小时达到血浓度高峰34.8μg/ml,3与6小时的血浓度分别为15与3.6μg/ml。2小时的尿中浓度为3,000μg/ml,6与12小时尿中排泄出给药量的67与78%。静注1g后血浓度于15分钟达到140μg/ml,1小时后降为50μg/ml。每隔4小时静脉点滴给药5g(于2小时滴完)则血浓度可持续在100μg/ml以上。剂量增加,血浓度亦随之上升,合用丙磺舒可使血浓度增高50%左右。体内分布与苄青霉素相仿,肾中浓度最高,依次为肺、心、胃、肝、大肠、小肠。肌注1g,胆汁中高峰浓度可达553μg/ml,脑膜无炎症时,本药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但以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脑膜炎时,脑脊液中含有相当高的浓度。脐带血中浓度为母体血浓度的1/3~1/2,乳汁中的浓度为血浓度的1/10~1/20。
本药用于治疗绿脓杆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亦用于变形杆菌感染。本药毒性低,大剂量静脉注射对血压、呼吸均无影响,但肾功能损害病人偶见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如抽搐等,大剂量给药(每日24g)对凝血有影响,有时可出现紫癜症和粘膜出血。个别病人有血清转氨酶上升现象,但停药后可迅速复元。肌注常有局部疼痛,静脉注射或滴注有时出现静脉炎。本品结构中含有两个钠离子。因用药剂量大,给药后引进大量钠离子,故心力衰竭与肾功能损伤患者需慎用。本药与苄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使用前用青霉素G做皮试。治疗绿脓杆菌败血症与其他全身感染的剂量为每日20~40g,静脉注射或点滴,儿童每日为400~600mg/kg。本药可与丙磺舒合用,亦可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治疗绿脓杆菌尿路感染,每6小时肌注1g。治疗变形杆菌感染,每4~6小时肌注2g。重症可酌增剂量或改为静脉注射或滴注。

☚ 氨苄青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   呋苄青霉素 ☛
000056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