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羊皮披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羊皮披肩

彝、门巴、纳西、普米、珞巴等民族用羊皮制作的一种服饰。具体的式样及使用方法各民族不一。❶彝族服饰。主要流行于贵州西部、云南北部彝族地区和四川凉山布拖彝族地区。黔西、滇北地区的多用一张完整的羊皮制成,保留了羊的外形,无领、无袖、无纽扣,使用时披在身上,用四只腿皮系结。夏天毛朝外,冬天毛朝里,一年四季不离身。凉山布拖彝区的则比较讲究,多用五张羊皮缝制,精美别致。
❷门巴族的服饰。流行于西藏门隅地区。用一张完整的羊皮制成,多为妇女在袍外披用。少女披四条腿和羊尾俱全的小羊皮,成年后披山羊皮或牛犊皮。即便是在婚礼上,盛装的新娘也要披一张上好的羊皮。这一习俗,据说是由唐朝的文成公主传下来的。当时文成公主进藏,为避妖邪,背披牛皮,颈上挂着一串用松石、红珊瑚、玛瑙等串成的装饰品。途经门隅时将所披的牛皮赐给了门巴族妇女,从此,门巴族的妇女们便学着她的样子披起了牛羊皮。
❸纳西族的服饰。俗称“披星戴月”、“七星披角”。多于劳动或外出时披于上衣的外面。流行于云南丽江等地。用一张羊皮制作而成。其皮板面上部三分之一的部分用黑毛呢覆盖,称“羊皮颈”,上缀两个直约十五六厘米的绣花圆盘(现在已比较少见了),称“羊皮眼”。黑毛呢的下边,即紧挨白色羊皮的地方并排钉着7个直径约10厘米左右的小圆盘,称“七星”。每一个小圆盘中心各垂两根细鹿皮线,称“羊皮须”。一般认为,披肩上的两个大圆盘分别代表日月,七个小圆盘代表七颗星,象征着纳西族妇女“肩担日月,背负繁星”,整日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美德。14根鹿皮线象征着光芒,寓意光明、温暖。披用时用上角的两根白布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下端把羊皮系紧。冷时毛朝里,热时毛朝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