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羆羆(罴)Pí

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宁德有分布。此姓系宁德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姓氏词典》亦收,其注据《简明中国通史》 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 (按: 羆,古或作“罷”,故今之罴姓,当即古之 “罢” 姓,后随音而形变,形 “罢”者,今或音bà; 而音pí者,今作“罴”。)

羆pí

獸名,俗叫人熊。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足壄羊。”《漢書》揚雄《長楊賦》:“搤熊羆,拕豪豬。”

“罴”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6836见「罴子」、「罴虎子」、「罴大狐子」

羆罴

(2次) 俗称马態。熊的一种。狝猴兮熊~ 虎豹斗兮熊~咆《士》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熊科 > 羆
羆  pí

亦稱“貑羆”、“豭熊”、“人熊”、“馬熊”。爲熊之一種。一說謂雄熊也。熊科。其稱始見于先秦典籍。體似狗熊,力可拔樹,虎亦畏其威猛。頭長、足高,可立行。毛色褐、黄或黄白。善爬樹、游泳。膽入藥、皮可作墊、毯,甚珍貴。《詩·大雅·韓奕》:“獻其貔皮,赤豹黄羆。”又《小雅·斯干》:“吉夢爲何,維熊維羆。”陸璣疏:“羆,有黄羆、赤羆,有大於熊。”《說文·熊部》:“羆,如熊,黄白文。从熊,羆省聲。”《爾雅·釋獸》:“羆,如熊,黄白文。”郭璞注:“似熊,而長頭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樹木,關西呼曰貑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熊》:“[釋名]時珍曰……羆爲人熊、馬熊,各因形似以爲别也。[附録]時珍曰,熊、羆、魋,三種一類也……羆,頭長脚高,猛憨多力,能拔樹木,虎亦畏之。遇人則人立而攫之,故俗呼爲人熊。關西呼豭熊……有馬熊,形如馬。即羆也。或云,羆即熊之雄者。”

羆pi

C160
“罴”的繁体。

羆pí

P032
“罴”的繁体。

篆pí

[罷(羆本字,聲意符)+灬(熊的四足,意符)→羆(《説文》:“羆,如熊,黄白文。從熊,罷省聲。”羆,棕熊,因能直立像人,又叫人熊。棕熊毛呈棕褐色,深淺隨地區而變。能爬樹,會游泳,雜食。因“熊掌”爲一佳餚,偷獵者受經濟利益驅動,野生棕熊若不保護,滅絶之期,指日可數。)]
《詩經·大雅·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史記·趙世家》:“又有一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

羆()


元壽安墓誌,北魏
方厲熊羆,芟夷蔓草。

朱貞墓誌,唐
坐隔熊羆。

孫君妻李氏墓誌,唐
熊羆夢而中饋吉。
《説文》: “羆, 如熊, 黄白文。从熊, 罷省聲。 , 古文从皮。”
銀雀山漢簡假“罷”作“羆”。《六韜》簡631: “……非罷(羆),非虎非狼,得王侯公。”

☚ 熊   火部 ☛

(pí)

从熊,罷省聲。
【按】羆,《説文》:“如熊,黄白文。”毛皮呈黄白雜紋的大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