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罪刑法定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罪刑法定主义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该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应事先由成文法律加以明确规定。刑法基本原则之一。源于1215年英国大宪章,后为英国权利请愿书和权利法案所确认,并于18世纪传入美国,被1787年美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此后这一思想又返回欧洲。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法律只应规定严格的、明确而必需的刑罚。无论何人,非依犯罪前制定、公布并且合法地适用的法律都不得处罚。”接着,这一原则又被规定于1791年和1793年法国宪法以及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自此以后,这一原则几乎被欧洲各国所采用。20世纪初,这一原则曾遭到法西斯主义的践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受到尊重。1948年联合国大会公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1条第2款规定:“任何人在刑事上之作为或不作为,于其发生时依国家和国际法律均不构成犯罪者,不应为罪。刑罚不得重于犯罪时法律之规定。”至此,罪刑法定主义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苏联和东欧国家也纷纷废除类推,在刑法中明确规定罪刑法定主义。罪刑法定主义是西方启蒙思想家为反对封建社会的罪刑擅断和司法专横而提出,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最早见于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 (Anselm Feuerbach1775—1833) 1801年的《刑法教科书》。西方近代刑法和刑法学中,罪刑法定主义以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和 “心理强制说”为其理论基础。西方现代刑法和刑法学中,罪刑法定主义的理论基础,除上述学说外,还包括民主主义原则、实质正义原则和人权保障等内容。这一原则包括以下派生原则: (1) 禁止习惯法的原则。(2) 禁止类推的原则。(3) 刑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4) 禁止不定刑的原则。最初这一原则表现为绝对罪刑法定主义,后转化为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中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实行罪刑法定主义原则,并且一方面规定有类推制度,另一方面在溯及力上有从重溯及的规定。因此,有学者认为,罪刑法定主义不是中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即中国刑法没有实行罪刑法定主义。通说认为,尽管中国刑法中规定有类推制度,但在适用上被严格限制; 尽管中国刑法有从重溯及既往的规定,但不是普遍现象,所以中国刑法实际上仍然贯彻了罪刑法定主义原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