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罢黜百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推行

推行

进售
去除坏东西,推行好东西:蠲敝崇善
推行君主专制并自封为帝:帝制自为
普遍鼓动推行:鼓洽
法令必须要有人推行:徒法不行
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雷动风行
用来推行他的伎俩:以售其伎
施行仁政,推行正义的措施:修仁行义
得君主信任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君行道
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罢黜百家
大肆推行自己的主张:大行其道
(普遍实行:推行)

☚ 实行程度   施政 ☛

罢黜百家

汉武帝时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非通晓儒家学说者不得进用为官,借以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为武帝所采纳。下令在长安设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官,用儒家经典教育太学生。选用官吏也以儒学为标准。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罢黜百家

罢黜百家

公元前140年, 董仲舒在给汉武帝所上“天人三策”中,建议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当时由于奉行黄老学说的窦太后掌权, 对儒学不感兴趣,故董仲舒的上书未被采用。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汉武帝始在长安设置太学,置“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学经典。又招收《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规定凡通一经以上者均可补官。从此,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 金屋藏娇   长门之怨 ☛
罢黜百家

罢黜百家

西汉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内削王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但因长期征战攻伐,造成经济负担日益沉重,土地兼并不断发展,致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董仲舒于建元元年(前140)为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以所谓“春秋大一统”思想为据,建议汉武帝运用政权的力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将是否通晓儒术作为能否任官晋爵的重要条件之一。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在太学增设五经博士,明确规定凡通一经者均可补官。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汉代以后各个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 董仲舒   司马迁 ☛

罢黜百家bà chù bái jiā

罢黜:废弃不用;百家:诸子百家。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only espoused the Confucianism as the orthodox state idealogy in proscribing all non -Confucian schools

罢黜百家

西汉初年,政府在统治思想上注重道家的“黄老之术”,提倡“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此外,诸子百家之说亦在民间流行。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在策问时上“天人三策”,主张罢黜诸子百家,独尊儒家学说,只让通晓儒术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武帝采纳其建议,后来在太学设立五经( 《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用儒家经典教育贵族、地主子弟,以儒学为标准来选用官吏。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罢黜百家bà chù bǎi jiā

❶ 原指废弃诸子百家不用,只推行儒家学说。
❷ 后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

罢黜百家bàchù-bǎijiā

〔述宾〕 原指排除诸子杂说,推崇儒家学说。语出《汉书·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表章《六经》。”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朱自清《论朗诵诗》:“有些人似乎还要进一步给它争取独占的地位……只认朗诵诗是诗。笔者却不能够赞成这种‘~’的作风。”
△ 用于学术争鸣。
【近义】定于一尊
〖反义〗兼收并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