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罢工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罢工bàɡōng工人、职员等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 罢工bàgōng〈动〉工人为了政治或经济目的而集体停止工作:总罢工|举行罢工。 罢工bà gōng 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停止工作 (go on strike): 因为要交给公司的钱太多了,出租车司机正在~。
罢工bà gōng19世纪中期,“罢工”为停工的意思。1843年马礼逊《外国史略》:“西班亚与葡萄亚为半土,居民大半棕色,眼有光明,好施济,重礼拜,故罢工之日多。”后来“罢工”用来指工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1873年丁韪良等《中西闻见录》第10号:“近因煤价过昂,贫民无力置买,间或断炊,即织布造器之工亦有因煤乏而歇业者,实为国灾。推其价昂之原,则以英西煤窑工匠六万人欲长工价,窑主不准,乃一齐罢工而致。”1898年《清议报》十九册《本馆论说》:“近年以来,同盟罢工之案络绎不绝,各国之经济界屡受牵动,资本家深患之。”但是,1931年瞿秋白在给鲁迅的一封信中说:“难道一九二五年初我们没有在上海小沙渡替群众造出‘罢工’这一个字眼吗?”鲁迅在给瞿秋白的回信中,说“罢工”这个词以前是没有的:“近的例子,就如来信所说,一九二五年曾给群众造出过‘罢工’这一个字眼,这字眼虽然未曾有过,然而大众已都懂得了。”(见《鲁迅全集·二心集》) 罢工bà gōngзабастóвка罢工、停工;复工○罢工bà gōng(动)工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运动|~斗争|总~|联合~|静坐~|破坏~。 ○停工tíng gōng(动)停止工作:立刻~|不得不~|暂时~|~待料。 ●复工fù gōng(动)工人停工或罢工后恢复工作:~是有条件的|不获全胜,决不~|罢工的工人~了|月初~|无条件~。 罢工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工作者在生产工作期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或表达某种共同意愿而同时停止生产工作的行动。按照目的不同,可分为经济罢工和政治罢工;按照规模不同,可分为同盟罢工和总罢工;按照是否由工会组织,可分为正式罢工和非正式罢工。在资本主义国家,罢工是工人阶级和其他雇员反对剥削和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的重要方式之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规定,罢工如果是为了促进实现一项合法利益并且事先发出约定罢工通知的则属于合法,否则属于违反雇佣合同的行为;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如军人、警察等不允许罢工。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罢工现象,主要是为了反对官僚主义、实现某些经济要求。 罢工Strikes指劳工组织自愿停止工作。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起著名的重要罢工。罢工由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时、改进工作条件而引起,或由劳资谈判失败造成的其他原因而引起。美国历史上重要的罢工有1877年和1894年的铁路大罢工,1903年的丹伯里制帽工人罢工,1902年的煤矿工人罢工,1919年的钢铁厂工人罢工,1923年的煤矿工人罢工,1934年的全国复兴管理局工人罢工,1934年的太平洋海岸公司总罢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罢工。在美国历史上,1946年发生的罢工次数最多,共发生4985起罢工,有46万名工人参加,共损失11600万个工作日。美国最早的一次罢工可能是1776年纽约市印刷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1805年费城制鞋工人罢工中,政府在处理劳资关系时首次应用共谋法原则。 罢工公民为满足自己某种意愿和要求而集体停止生产和工作的行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是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中争得的。历来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手段。有的全厂统一行动,有的全地区统一行动,有的全国统一行动,有的同行业统一行动。有严格限制。如法国宪法规定,此项权利在法律范围内有之。历史上无产阶级采取此项行动不断,资产阶级武力镇压也不断,现在如超出资产阶级法律允许的限度仍要遭到武力镇压。 罢工无产阶级为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而集体停止工作。有争取经济利益的经济罢工和争取政治权利或改变某种社会制度的政治罢工。是无产阶级同敌对阶级和势力进行斗争的重要方式之一。 罢工 罢工strike海上运输相关作业人员为了向雇主方争取自身或者其他工人更好的工作待遇或者条件等,雇员们联合起来停止工作或者拒绝工作的行为。除非由于承运人的过错引起的罢工,罢工所造成的货物损失,根据中国《海商法》和“海牙规则”等法规,承运人可以免责。 ☚ 停工 劳动限制 ☛ 罢工工人为了向厂方或当局表示某种抗议,实现某种要求,而联合起来集体停止劳动。 罢工工人为实现某种利益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的行为。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罢工区分为经济罢工和政治罢工。在工人阶级还未觉醒而进行自发斗争时,罢工主要是为了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斗争。随着工人阶级的觉醒,尤其是在有了自己的工会组织和政党领导之后,罢工由单纯的经济斗争上升到政治斗争,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对于工人的罢工权,有的由宪法作出明确规定(如法国、日本),有的由单行法规加以规定(如美国、西班牙)。各国在确认公民罢工权的同时,又大都对罢工作出了种种限制。这些限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 职业上的限制。如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禁止国家公务人员罢工,参加罢工的国家公务人员应立即予以解雇,剥夺其公务人员身份,并在三年内不得在任何国家机关中复任公职。(2) 罢工类型上的限制。各国法律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或事实上禁止政治性罢工或同情性罢工。(3) 经济性罢工在程序上和时间上的限制。许多国家对劳资关系都采用双方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的程序,规定在此期间不得罢工。(4) 利用集体合同或集体协议予以限制。例如,瑞典的有关法律规定,如已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包括规定工人有不举行罢工的义务的条款时,则工人无权罢工。 罢工工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的行为。在中国的涉外财产保险、财产一切险、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机器损坏保险、船舶建造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等条款中,都列为除外责任,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如投保货物运输罢工险,由于罢工造成的直接损失及上述行动引起的共同海损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保险人应负责赔偿。 罢工 罢工strikes工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的行为。在中国的涉外财产保险、财产一切险、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机器损坏保险、船舶建造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等条款中,都列为除外责任,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如投保货物运输罢工险,由于罢工造成的直接损失及上述行动引起的共同海损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保险人应负责赔偿。 ☚ 征用 军事行动 ☛ 罢工strike 罢工strike 罢工strike;go on strike;down tools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