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罐藏容器containers for canning罐藏上用以盛装食品并可密封和经受杀菌的各种容器。是保障罐头食品能长期存放的必要条件。为使食品能在容器里保存较长时间, 并保持食品一定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同时又能适应罐头的工业化生产, 要求罐藏容器能完全密封, 耐高温高压、与内容物不起反应和不产生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能承受罐藏工艺的加工和震动、碰撞和运输, 材料资源丰富而质轻价廉。 发展概况 1810年法国人阿培尔(N.Appert) 所采用的是玻璃容器。后来杜兰德(P.Durand) 于1810年在英国获得了使用金属容器和玻璃容器的专利。早期的金属容器是用薄铁板为材料,经焊锡焊接而成,其容器较大、粗笨, 而且不易密封, 缺点较多, 生产效率很低。直到1823年才进一步发明了一种罐盖上有一小孔的焊封罐, 食品装入后, 在盖顶小孔上覆一小圆盖, 在沸水浴上加热后,立即用焊锡将圆盖焊住密封,然后进行杀菌。1903年出现了金属空罐。它以罐身的叠缝焊接和罐身与罐盖相互卷合的二重卷边为密封的主要结构, 盖沟内衬垫胶圈以保证卷边的密封性, 这是成功的关键。罐内食品的卫生质量则因它的焊锡接触面积的减少而提高, 故有卫生罐之称。到20世纪中叶, 罐藏容器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 出现了用电阻焊生产的熔接罐。金属制容器除采用马口铁外, 又采用铝材或铝镁、铝锰合金,因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因此常用来生产深度冲拔罐和易开罐罐盖, 玻璃罐藏容器则从原来笨重的螺旋式发展了卷封式直至旋转式,向轻、薄、易开启的方向发展。 容器的种类 罐藏容器发展到现在,种类很多,主要有马口铁罐、铝罐、玻璃罐、塑料复合薄膜袋等4种。此外, 尚有用纸质罐、全塑料罐等容器,但使用不多, 仅限于某些特殊制品和干燥食品。 马口铁罐 是罐头工业上使用最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种罐藏容器。它是用镀锡薄钢板(即两面镀有纯锡的低碳薄钢板, 俗称马口铁)为材料制成的罐藏容器。多数制成二重卷边罐, 也有制成深度不大的扁形冲拔罐(又称冲底罐或二片罐)。根据罐头形状的不同, 可分为圆罐(包括竖圆罐和扁圆罐)、方罐、梯形罐、椭圆罐和马蹄形罐等几类。习惯上常将圆罐以外的几类空罐统称为异形罐。又根据罐内壁有无涂上保护层,可分为涂料罐 (包括抗酸涂料罐和抗硫涂料罐) 和素铁罐。水果罐头所采用的马口铁罐多数为素铁竖圆罐,有部分含花色素较多或含酸量较高的水果则采用抗酸涂料罐。 玻璃罐 由于玻璃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与食品不发生化学作用, 而且清洁卫生, 也便于消费者观察罐内食品状态和质量等优点, 所以玻璃罐到目前仍占有较大的比例。美国是生产玻璃罐最多的国家, 其次是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等。但玻璃罐有质地硬而脆、导热系数及膨胀系数小,容易破碎, 质量重, 运输不便等缺点。玻璃罐以碱石灰玻璃为材料而制成。它由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1 500℃高温下熔融, 再缓慢冷却成型铸成。冷却成型时若使用不同的模具, 就可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和体积的玻璃罐。为了提高它的热稳定性,满足罐藏工艺的需要,一般还需再经过一次加热退火处理。质量良好的玻璃罐应透明无色或略带青色, 厚薄均匀, 罐口圆整而平:底部平坦; 罐身端正光滑, 不得有严重的气泡、裂纹、石屑及条痕等缺陷。常用的玻璃罐根据密封形式和使用的罐盖不同主要有下列几种: ❶卷封式玻璃罐。用于果品罐藏的有仿苏的O K O-83-1型。它由罐身、马口铁罐盖、橡皮圈组成。用玻璃罐封罐机的滚轮推压遂将盖边和橡皮圈紧压在玻璃罐罐口边上。这种玻璃罐的特点是密封性能良好, 能承受加压杀菌, 但开启比较困难。容量定额为0.5升。 ❷旋转式玻璃罐。罐盖用马口铁制成, 盖的内侧有盖爪, 玻璃罐瓶颈上有螺纹线, 它和盖爪恰好相互吻合, 罐盖与罐口之间垫有橡胶圈或塑料溶胶。密封时将盖爪对准螺纹线行顺时针向旋转即获得密封。根据罐盖上盖爪数和螺纹线数目, 有四旋罐、六旋罐和三旋罐等。这种罐开旋较为方便。 ❸抓式玻璃罐。罐盖用马口铁或铝板制成, 内浇橡胶或塑料, 罐颈上没有螺纹线, 加盖密封时, 将罐盖下压, 只要罐盖上有几处向内侧弯曲就会将罐口钩住而达到密封。 ❹侧封盖式或套压式玻璃罐。容器可以是杯状或直口状, 罐盖盖钩内侧弯曲, 并嵌有橡皮垫圈, 当罐盖盖上并下扣越过罐口外突缘时, 便保证了密封性。开启较方便。罐盖用马口铁制成。适于盛装高糖度一类的食品。 铝罐 是用铝板或铝合金薄板制成的具有金属光泽、质量轻、能耐腐蚀的金属容器。由于铝材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 故大多制成冲拔罐, 尤其是制成小型的深底冲拔罐和易开罐罐盖等。为了提高铝罐的耐腐蚀性能, 铝罐内壁常涂布乙烯环氧等一类涂料。商标均直接印在罐的外壁上。它适用于果蔬汁饮料、水产类及果蔬罐头。 复合塑料薄膜袋 又称蒸煮袋或软罐头, 全称为高压杀菌复合塑料薄膜袋。用以代替金属罐或玻璃罐装制食品, 并经杀菌后能长期保存的袋装食品称为软罐头。这种薄膜袋于20世纪60年代初, 首先由美国陆军的纳蒂克(Naticks)发展中心开始研制,70年代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并传到日本和欧洲。80年代后期软罐头以日本生产最多, 其次是美国。复合塑料薄膜通常采用三层基材粘合而成,外层为12微米左右的聚酯类,起到加固及耐高温的作用,中层是9微米左右的铝箔,其外观有金属光泽, 印刷后可增加美观。日本东洋制罐公司后改用复合罐膜(RP-F)生产软罐头, 杀菌温度可达120℃左右。为了便于高温短时杀菌,又发展了可承受高温及超高温杀菌的复合薄膜材料Hi-RP-F 及URP-F, 其中Hi-RP-F可耐135℃左右高温, URP-F可耐150℃左右的高温。它的里层基材采用耐高温的特殊聚丙烯。由于复合塑料薄膜袋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开启方便, 耐高温、耐贮藏, 能保持食品应有的品质,可供旅游、航海、登山等需要,所以发展很快。中国也于70年代末试制成功, 现已投入生产, 代替了部分金属的和玻璃的罐藏容器, 预计今后国内外对使用复合塑料薄膜袋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