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罌(罂)Yīng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路史》注云: “毕万之后有罂氏。”毕万,春秋时晋献公大夫,周文王之裔,此当系出姬姓。 罌“罂”的繁体字。 上一条: 罂 下一条: 甖 罂罌、甖{}五6837①名盂。古方言。《穆天子传》卷二:「天子乃赐黄金之~三六。」晋郭璞注:「~即盂也,徐州谓之~。」②名盛干粮的器具。客话。广东梅县。罗翙云《客方言・释服用》:「盛干糇者曰~。」③名酒坛;瓦罐。⑴胶辽官话。山东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盛酒具曰坛曰~。」⑵客话。福建连城庙前〖a22〗。⑶粤语。广东广州〖 〗。腐乳~。⑷闽语。福建永泰〖 〗。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宴飲部 > 貯酒器 > 瓮 > 罌 罌 yīng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炊食部 > 水器 > 罌 罌 yīng 亦作“罃”。盛水器。小口長頸,大腹平底。多瓦製,亦有木製者。後泛指各類瓶罐。《說文·缶部》:“罌,缶也。”段玉裁注:“缶器之大者。”《墨子·備城門》:“用瓦木罌,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孫詁讓閒詁:“《史記·韓信傳》以木罌籤渡軍,是罌或瓦或木,皆可以盛水者也。”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其後稍用注子,形若營,而蓋嘴柄皆具。”章炳麟《新方言·釋器》:“引申之,凡瓶,皆曰罃。惠潮嘉應之客籍謂酒瓶為酒罃子。”按:宋·王黼《博古圖》中收有一“漢湯罌”,為汹廣肩,鼓腹平底之狀,外形似瓶。置之鱸竈間可以烹水。 罌yingC09B “罌”的繁体。 罌yīngY202 “罂”的繁体。 罌罂, 篆yīng[缶(意符)+ 賏(聲符)→ 罌(《説文》:“缶也。從缶,賏(yīng)聲。”两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花有紅、紫、白等色,果實酒罈形。未成熟時,果實中白汁,是制鴉片的原料,果殼可入藥,花供觀賞。 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罌粟的果實像酒器,種子像粟粒,故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