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罄竹难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罄竹难书

形容罪状多得写不尽。明无名氏《四贤记·解缓》: “你恶端罄竹难书写,贪秽熏天怎掩遮。 ”
●《吕氏春秋·明理》: “故至乱之化: 君臣相贼,长少相杀……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罄( qing ): 尽。化: 习俗,风气。贼: 残害。竹: 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古人认为,衰乱之世,必然出现君与臣、老与少互相残害,妖异丛生,即使将楚越之竹都用作竹简,也难以写尽此类事。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

罄: 尽。竹: 古代写字的竹简。本谓事情极多,书写不完。源自《吕氏春秋·明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汉武帝时有个丞相叫公孙贺。他的夫人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儿子敬声在朝做太仆(太仆,官名,九卿之一,汉时掌管车马及牧畜之事)。敬声因为自己是皇后的外甥,生活非常放纵奢侈,不守国法,擅自挪用巨额军款,被发觉后,关进监狱。这时皇帝正下命令紧急追捕京师大侠朱安世,公孙贺向皇帝请求这项任务,以此来求得赦免儿子的罪行,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他果然逮住了朱安世。朱安世听说公孙贺要拿自己为他儿子敬声赎罪,就笑着说:“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意思是说,你犯了大罪,全家都会因此遭殃,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简,也记载不下我要揭发你罪行的话。朱安世在狱中果然上书,揭发了公孙贺父子的罪行,结果,公孙贺父子死在狱中,全家被诛杀。
现多用来形容罪行多得难以写完。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古人写字用竹子做的竹简)。形容事实(多指罪恶)非常多,难以记述。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成〉比喻罪恶太多,难以写尽:罄竹难书的罪行。
【同义】擢发难数。

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多端。古代字写在竹简上,此语谓写尽了竹简也写不完其罪恶。
《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起草檄 ( xí) 文,历数隋炀帝的十大罪恶,言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即形成 “罄竹难书”之语。
为什么说 “罄竹”呢?
“罄”, 《说文·缶 ( fǒu) 部》谓: “器中空也。”段注: “《释诂》、《毛传》皆曰: ‘罄,尽也。’引申为凡尽之称。”
“罄”训 “尽”,“罄竹难书”即谓写尽了竹简也难写尽罪恶。
又,“罄”通 “磬”,磬为一种乐器 ( 祭器亦有磬) ,磬中是空的 ( 器中空也) ,空、尽义通,“罄竹”即谓写完了竹简。
罪恶 “罄竹难书”,那便是弥天大罪、十恶不赦之徒。

罄竹难书

原指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以此作为征讨书檄中数对方罪恶的用词,犹言罪恶万端,不可胜数。《吕氏春秋·明理》:“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动词性,主谓结构。本指事情极多,书写不完。后来形容罪行多得难以书写完,用于贬义。
【例】 自满清盗窃中国,于今二百六十有八年,其间虐政罄竹难书。(孙中山《历史政治宣言》)

罄竹难书

(同)擢发难数
(反)丰功伟绩

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

把竹子砍尽用来书写也难以写完。形容罪恶极多。罄(qìng):尽。

☚ 秦镜高悬   屈打成招 ☛
罪恶多

罪恶多

罪多
罪恶多端:万恶
所犯罪过极多:愆戾山积
罪恶多而重:罪恶如山
罪恶极多:罪恶累累 罪债累累 罪恶多端
罪恶多,数不清:擢发难数 擢发莫数 擢发数罪 拔发数罪
罪恶多,难于写完:罄竹难书 罄笔难书竹罄南山
罪恶遍及远方:远恶
所积罪恶之多,达到极点:稔恶盈贯

☚ 罪恶大   罪恶重 ☛

罪行

罪行

罪(~名;~过;罪衅)
罪行和过错:罪错
罪行和刑罚:罪刑
罪情,罪行:衅故
犯有罪行:有罪
众多罪行:累累罪行
罪行很多:罪行累累
罪行太多,不可胜数:罄竹难书 竹罄南山 罄竹难穷 罄笔难书
罪行极多:擢发难数 擢发莫数 擢发数罪
罪行重:罪重
罪过严重:吃罪不起
罪行严重:恶迹昭著 恶迹彰闻 恶迹昭彰 恶迹彰著 恶迹昭昭 劣迹昭昭 秽迹昭著 秽迹著闻
罪行或错误非常严重:不可饶恕
(犯罪的行为:罪行)

另见:罪恶 犯罪 罪过 ︱功绩

☚ 罪行   各种罪行 ☛

罄竹难书

用尽竹子都难以写完。形容罪行极多,书写不完。罄:尽,完。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简,用以写字。书:写。《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清代陈康褀《燕下乡脞录》:“三臣罪状,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of a man’s sins,misdemeanors,etc.] too numerous to inscribe on all bamboo stripe; too many to be listed (/to enu merate/to record)
❍ 该犯罪行累累,~,终将受到严厉的惩罚。The convict has committed countless crimes,and will have to pay a severe penalty.

罄竹难书qing zhu nan shu

(of crimes) too many to record

罄竹难书

too many (or numerous) to record (or enumerate)

罄竹难书qìnɡ zhú nán shū

罄:尽;竹:指竹片,古人在其上面写字,书:写。形容罪行太多,写也写不完。too numerous to record, untold crimes, too many to enumerate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解义】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用尽竹简,也写不完。多形容罪行累累,难以尽述。
【例句】这伙暴徒奸淫劫掠无恶不作,其罪行可谓~,其结果一定难逃法网。
【近义】擢发难数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把竹子用尽也难以写完。原指罪大恶极难以尽述。后也指事情过多,很难写尽。“罄”,器中空,引申为尽;“竹”,古人把字刻在竹简上;“书”,写。《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古之木不足为我械。”《后汉书·隗嚣传》:“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罄竹难书

隋朝末年,炀帝杨广统治残暴,荒淫奢侈,大兴土木;又连年对外用兵,使百姓无法活下去,迫使他们揭竿而起。
在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有一支是翟让领导的义军。它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称为瓦岗军。起义军中有许多是渔猎手,勇敢善战。翟让骁勇而有胆略,队伍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早在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越国公杨玄感就乘农民起义纷起的时候,起兵反隋,但不久即败死。他的手下李密,在失败后被捕,但在押送途中逃脱。大业十二年,他投奔瓦岗起义军,游说翟让联合附近各起义军,取得对隋军的作战胜利,从而取得了翟让的信任。次年,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
李密取得大权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路起义军,以及吸引隋朝的文武官员来投奔他,便在进攻隋都洛阳的时候,发布了一篇讨伐炀帝的檄文号召各方人士推翻隋朝的统治。檄文在历数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之后写道:
“用尽南山所有的竹子制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决出东海的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
翟让后来被李密所杀,这对瓦岗军起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大业十四年,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
后来,“罄竹难书”这一成语,用来比喻罪恶太多,无法写完。

罄竹难书qìnɡ zhú nán shū

罄:尽。竹:此指可供制成竹简写字的竹子。把竹子用完了也写不完。原形容事端繁多,写不胜定。后多形容罪状极多。《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
〔近〕擢(zhuó)发难数
〔注〕“罄”不能写作“磬”。

罄竹难书qìnɡ zhú nán shū

【释义】形容罪恶事实很多,书写不尽。
罄:? ??.
竹:??? ?? ?? ?? ??.
书:??.
《???????(旧唐书?李密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句】日本侵略军犯下的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 ???? ??? ??? ?? ?? ?? ? ?? ? ??.
【近义词】罪大恶极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尽。竹:古代写字用的竹简。用尽所有的竹简也难以写完。
❶ 多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写尽。谷斯范《新桃花扇》一九回:“照得逆闯李自成,戕主贼民,窥窃神器,滔天罪恶,~。”
❷ 有时也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尽。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三:“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
〔出处〕《吕氏春氏·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变式〕罄笔难书
〔近义〕❶ 擢发难数
〔辨析〕在形容罪恶极多的意义上,“罄竹难书”着眼于写不完,“擢发难数”着眼于数不尽。
〔连用〕罪恶滔天 罪大恶极

罪行多得写不完罄竹难书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罄:用尽。竹:竹简,古时用以书写文字的竹片。书:写。
出处 《吕氏春秋·明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举例 这些坏蛋无恶不作,其罪行~。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ú

擢发难数
zhuo fa nan shu
【罄竹难书】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原指罪行多,无法写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馨:用尽。源出《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擢发难数】 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擢:拔。源出《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曰:‘汝罪有几?’[须贾]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也作“擢发莫数”。
﹝例﹞ 神之族这若干年来所造下的罪恶,不是罄竹难书吗? (郑振铎:《亚凯诺的诱惑》) 反恣胸臆,擅作威福,可死之罪,擢发难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方尚口乃穷之时,盖擢发莫数其罪。(宋·苏轼:《到惠州谢表》)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砍尽竹子做竹简也写不完。常用以形容罪行极多,写都写不完。
〔例〕这个恶霸,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罪行~。
【辨析】“罄竹难书”与“擢发难数”都形容罪行极多,常可换用。“罄竹难书”的适用范围比“擢发难数”广。
【提示】多用于揭露、控诉。多含贬义。

罄竹难书qìnɡzhú-nánshū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后以“罄竹难书”形容罪恶多得难以写完。偶见用于非贬义,指功绩或他事写不完。

罄竹难书qìnɡ zhú nán shū

【旧义】 意谓事实多得难以写尽。多用于形容罪行罪恶等多得写不完,含贬义。
【新义】 近来多有用于形容功绩或事情等多得写不完的,不含贬义。
【例】
❶ 但我认为,大千世界,纷纭人事,可写要写的事情实在太多。就拿上海来说,这一个世纪以前,风风雨雨,沧桑巨变,好像一个大舞台,真是百戏杂陈,罄竹难书。最难得的是,上海至今还有一批健在的耆宿贤达,他们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活的史料库,如果让他们发挥余热,回首前尘,撰写笔记,据我看,就是再出五十卷六千余篇也并不困难。(解放日报1995.2.14陈诏《愿文史笔记代代相传——祝〈新编文史笔记丛书〉全部出齐》)

❷ 冯导对星爷赞赏不已,他在电话中大笑道:“他的优点是‘罄竹难书’!”他认为星爷的演技非常出色……有特别大的发挥空间。(长江日报2003.7.8《冯小刚〈功夫〉显身手 盛赞周星驰优点“罄竹难书”》)

❸ 康泽笑着说:“如果有一天我做到蒋介石的地位,你就是我的吴稚晖!我欣赏你的笔,也欣赏你的顽固和怪。”绀弩为曾有的这层关系受到的误解和诘难,精神上遭遇的折磨和痛苦可谓罄竹难书。(随笔2005.1期 吴孝桢《地狱都游遍,成就人间一鬼才——读聂绀弩其人其诗》)

❹ 台湾“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从来不吝发表政治意见,社会评价两极。即将卸任之际,有院士说,12年来,李远哲对中研院的贡献“罄竹难书”。(中国评论新闻网2006.7.4《台湾中研院院士: 李远哲贡献“罄竹难书”》)

❺ 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三)

❻ 铭曰……民间瑰宝兮撷之于民,人间绝唱兮得之于心。传歌之志兮可嘉可钦,洛宾之功兮罄竹难书。(湖北人民出版社《新文言·王洛宾墓志铭》)
【辨说】 “罄竹难书”的传统用法多含贬义,不少词典也只列贬义的一种用法,未免有点绝对。“罄竹难书”就字面义说,是“用尽了所有的竹子也难以写完”,看不出有什么褒贬的感情色彩。其语源或本自《孙膑兵法·奇正》:“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就其最初的用法看,也是不含感情色彩的中性叙说。明人朱国桢《绪帖》:“凡此五偏,犹其大略,至于琐屑,罄竹难书。”也是中性的用法。可见自古以来并非只有贬义的一种用法。古人甚至也偶有褒义用法的,如唐人皮日休《移元徵君书》:“果行是道,罄南山之竹,不足以书足下之功;穷百谷之波,不足以注足下之善。”这是用来形容功绩之多的,明显带有褒的情感。所以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不能太绝对,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旧义虽多贬义用法,但也有非贬义的其他用法。
“罄竹难书”不是新成语,也说不上旧成语的新用法,只是因为它在用法上一直有这个误区,所以略举几个今人的用例,以说明它的其他用法,个别例句还多少带点调侃的意味。
【结构分析】 动词性偏正结构。

罄竹难书qìnɡ zhú nán shū

用尽了竹子也难以写完。
❶ 原指事实多,难以写尽。
❷ 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❸ 有时也指功绩多得写不完。唐·皮日休《移元徵君书》:“果行是道,罄南山之竹,不足以书足下之功。”竹: 指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解义】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用尽竹简,也写不完。多形容罪行累累,难以尽述。
【例句】 这伙暴徒奸淫劫掠无恶不作,其罪行可谓~,其结果一定难逃法网。
【近义】 擢发难数、恶贯满盈

罄竹难书qìnɡ zhú nán shū

罄: 尽,完。竹: 古代写字用的竹简。把所有的竹简都用光也写不完。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尽述。张爱玲《都市的人生》:“男人的话我们也听得太多了,无非骂女子十恶不赦,~,惟为民族生存计,不能赶尽杀绝。”

罄竹难书qing zhu nan shu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用尽竹简,也写不完。多形容罪行累累,难以尽述。语本《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近】擢发难数
【反】一言蔽之
【注意】难,不读 nan。

罪大恶极 百身莫赎zuì dà è jí;bǎi shēn mò shú

形容罪恶极其深重,即使有一百个身躯也不能赎罪。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二十回:“钮的部下便用沪语翻译道:‘永建无状,有负桑梓父老兄弟,~。’”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

罄:尽。竹:古代写字用的竹简。书:写。用尽了所有的竹子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指罪行)多得写不完。也指人物多得写不完(不含贬义)。
【例】他们朝思暮想,毁我“长城”,恨不得一个清早就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连根拔掉!他们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柯岗《三战陇海》)
❍ 无论在我们的经济战线上、在国防战线上……有伟大意义的新事物和神话般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创造不朽功勋和英雄事业、创造新事物的新英雄新人物,又真是多到罄竹难书,在我国已经成为日常出现的现象。(冯雪峰《克服文艺的落后现象,高度地反映伟大的现实》)
也作〔罄笔难书〕。
【例】听见了许多奇女子、好男儿的逸闻轶事,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一廓,我对于这次旅行的欣赏感谢,是罄笔难书。(冰心《平绥沿线旅行记》序)

1Z55【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原指要写的事情多得写不过来。后用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完。罄:尽。竹: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书:写。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

〔连动〕 罄,尽,用完。竹,竹简。纸发明之前,古人在竹简上书写。原意是用尽所有的竹简也写不完。语本《吕氏春秋·明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专用来指罪恶多得写不完。《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邹韬奋《经历》:“摧残文化教育,戕害青年的罪行,~而于今尤烈。”
△ 贬义。用来形容罪大恶极。
【近义】罪恶滔天
〖反义〗功德无量。
也作“竹罄南山”。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用尽。竹:古代写字用的竹简。书:写。即用尽所有的竹简也难写完。形容罪大恶极,难以写完。也形容事实很多,书写不尽。《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