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缨尾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缨尾目

Thysanura。包括衣鱼、石蛃。昆虫纲、无翅亚纲、表变态类。世界已知500多种,中国已记载20多种。分二亚目: 石蛃亚目和衣鱼亚目,其下各有2科。缨尾目在昆虫从无翅亚纲演变成有翅亚纲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蜉蝣目与衣鱼关系密切。蜉蝣的有“亚成虫”期,表明它保留了衣鱼成虫须蜕皮的特性。
形态 体狭长,10~20毫米,末端尖细,密被鳞片。暗灰或暗绿色,有时有花斑。口器外口式,适于咀嚼。石蛃上颚颇长,2节,末端尖,内侧有明显的咀嚼面,颇似高等甲壳纲;下颚原始,下颚须7节;下唇的前颏、颏及亚颏都发达,下唇须3节;衣鱼上颚仅一节。触角细长、丝状。复眼达发,退化或缺如。单眼有或无。胸足发达,石蛃跗节一般为3节,衣鱼3~4节,有爪2~3个,石蛃中足及后足基节各有一个可动的刺突。腹部11节。腹板上各有一对刺突,着生刺突的腹板节数因类群而不同。多数种类除有刺突外,腹板各节还生有一或二对泡囊,其着生部位和着生的腹节数也因类群而异;腹末节背板延伸成中尾丝;其长度往往超过体长。腹末节两侧生有一对分节的长尾须,分50节或更多。外生殖器发达,生殖突一对或两对,雄虫有简单的阳茎端;雌虫产卵管长,由两对分节的附器形成。消化道为简单的直管,前、中、后肠三部的比例因属而异,有的有前胃及胃盲囊。马氏管4~20条。气门9~10对(见图)。


缨尾目形态图


习性 表变态。卵圆形,若虫经5~6次蜕皮发育为成虫。热带地区一年一代,温带种类需两年完成一代。分布广泛,中国西藏西部的石蛃,垂直分布高度,达5 400米。多数种类生活在潮湿的石下或倒木树皮下,青苔间,有的寄居于蚁窝或白蚁巢内,少数种类生活于古旧房屋内或古树内。善于疾行,或能跳跃,取食腐殖质、菌类、地衣或苔藓。室内种类取食谷物、淀粉、浆糊、胶、纸、书籍及丝织品等,有些是仓储害虫,如栉衣鱼。

缨尾目Thysanura

昆虫纲,无翅亚纲中的一目。包括衣鱼、石蛃。成虫体长10~20 mm,银灰、白、黑褐色,常被鳞片。口器咀嚼式,外口式;触角长丝状,具复眼;腹部11节,第2~9节具针突若干对,各节有1~2对泡囊,末端有一对长尾须和一条中尾丝。本目分衣鱼和石蛃二类。衣鱼类第1~6腹节无针突,复眼小,分离,无单眼。以纸张、衣物、淀粉为食,为室内重要害虫,常见有毛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icius)。石蛃类较衣鱼原始,第2~9腹节具腹针,复眼大,延伸至背方相遇,有单眼,体背隆起,生活于山地岩石、树木上,体色与栖境一致。许多西方分类学家将石蛃单独列为石蛃目(Microcoryphia)。该目在世界已知550种以上。

缨尾目(栉衣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