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缉古算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缉古算经

 《缉古算经》又称《缉古算术》,是唐代重要数学著作。王孝通撰。1卷。20问。唐列为国子监算学馆高级教材,明算科考试科目。北宋元丰七年(1084)由秘书省刊刻,今已不传。南宋嘉定六年(1213)鲍澣之翻刻,清初尚有一孤本,今不知流落何处。康熙元年(1662)毛扆据此影钞一本。此影钞本后转入清宫,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1932年北平故宫博物院影印,收入《天禄琳琅丛书》。乾隆中修《四库全书》,所收《缉古算经》即依此影抄本为底本。影钞本最后三页脱烂,致后6问残阙。戴震校补了15—17问的文字,由孔继涵翻刻收入微波榭《算经十书》。张敦仁撰《缉古算经细草》(1803),校补了18、19问。李潢撰《缉古算经考注》对全书文字作了校订,刊误补阙凡700余字。骆腾凤《艺游录》对第2问自注中的错讹作了校补。近人钱宝琮重加校订,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算经十书》下册(1963)。
 王孝通,隋、唐数学家,天文学家,活动于6世纪下半叶、7世纪上半叶,生卒、籍贯不详。少年时学习数学,然迄将皓首,未受重视。入唐,起用为算学博士,太史丞。时傅仁均历所推算的日、月食屡次不验,武德六年(623)起,王孝通受命先后与祖孝孙、崔善为校正傅仁均历,提出30余条校正意见。他虽纠正了傅仁均的某些计算错误,然王孝通依据隋开皇历,指责傅用定朔、岁差等改进,则是错误的,在天文学上是守旧派。《缉古算经》作于何时,不可考,《上缉古算经表》则在629年之后。《缉古算经》在数学上是有贡献的。然他自以为他的方法在他“一旦瞑目”之后,就要“将来莫睹”,并自诩千金方能排其一字,这些都殊失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应有的实事求是、寄希望于后学的态度。他指责《缀术》全错不通,是《缀术》确有错误,还是他与当时的数学家一样“莫能究其深奥”,不得而知。
 《上缉古算经表》认为“《九章》商功篇有平地役功受袤之术,至于上宽下狭、前高后卑,正经之内阙而不论”,当时人们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欹邪与平正两种不同情况,“遂于平地之余,续狭斜之法”,因此,本书可以看作《九章算术》的续篇。原为4卷,宋之后合为1卷,包括20问。本书共有4类数学内容。第1问是已知某年十一月初一合朔时刻及夜半日所在赤道经度,求夜半时月所在赤道经度,他用《九章算术》犬追兔问的方法解决之,纠正了旧术的错误;第2-6及第8问是土方体积问题,要根据工程条件计算 一些复杂多面体或其一部分的体积及长、宽、高;第7及9-14问是求各种形状的仓房、地窖的或其一段的高(深)、宽、长、径的问题;第15-20问是已知勾、股、弦三事二者之积或差,求勾、股、弦的问题,讨论这类勾股问题在中国数学史上是第一次。第二、三、四类问题都要归结到开带从立方问题,《缀术》失传之后,这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首次涉及三次方程问题。有的勾股问题归结为可以用两次开(带从)平方解决的四次方程问题。

缉古算经

书名。简称“缉古”。四卷。唐王孝通撰。全书提出了关于建造堤防、勾股形及从各种棱台的体积求其边长的算法等二十个问题。是古代解数字三次方程现存的最古著作。唐代算学馆将此书列入必读课本,亦作为科举考试中明算科的考试内容之一。

缉古算经

209 缉古算经

算经十书中最晚最难懂的一种。唐王孝通撰。1卷,共20题。主要内容是修建观象台、堤坝、仓窖、沟渠等工程中的体积、容积计算和勾股形计算。大部分属于求三次方程的正根。该书用几何方法建立了三次方程x3+ax3+bx=A(其中a、b、A非负),并给出了求其正根的“开带从立方法”,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三次方程代数解法的著作。

☚ 数术记遗   测圆海镜 ☛
缉古算经

缉古算经

唐代数学著作。又名《缉古算术》。一卷。《算经十书》之一。唐王孝通撰。王孝通(生平不祥),唐初曾任算历博士。武德六年(623)曾与吏部郎中祖孝孙一起批评过傅仁均所撰《戊寅元历》的缺点。后又担任过太史丞的职务。在天文学方面的观点比较保守,曾反对使用定朔,否认岁差的有关计算。然而在数学方面却有相当的独到成就。他批评《九章算术》的“商功”章不能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通过刻苦钻研,创立新的计算方法,这就构成了《缉古算经》的主要内容。
《缉古算经》,《唐书·艺文志》和《文献通考·艺文略》均记为四卷,《玉海》认为可能原为四卷,失传三卷,只存一卷,但在王孝通《上〈缉古算经〉书》中称此书共有二十个问题,一卷本中并无缺失,疑四卷之说有误。书中二十道问题均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题目需求量数目竟达二十七个。这些问题大体可分为四类:天文问题(一题)、土水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六题)、地窖和仓库的容积(七题)、勾股问题(六题)。每道题均有解题步骤和答案,并有注解(某些版本有“李淳风注”的字样,但大多数版本包括早期的版本均题“王孝通撰并注”字样,似以王孝通自注较为可靠)。四类问题中以第二类最为重要和实用。在解题过程中正确地给出了有两个面互相平行的六面体(即棱台)的体积的一般计算公式,这一公式在现代土木工程中仍可应用。解答问题时通常将几何问题通过列出并求解一元二次、三次、甚至四次方程的代数方法来解决。其中主要涉及三次方程的求解,即用开带从立方的方法来求三次方程的正根。虽然其具体步骤并未列出,但这一问题的提出是我国现存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公元十世纪时阿拉伯人才接触到这一问题。欧洲人了解它则更晚。这表明当时我国在三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上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
现存有宋刊本、《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算经十书》本、《函海》本、《丛书集成》本等。清张敦仁撰《缉古算经细草》三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嘉庆八年艺学轩刊本等。李潢撰《缉古算经考注》二卷,有道光壬辰程矞采广州刊本、南丰刘衡江西刊本等。

☚ 乙巳占   开元占经 ☛

缉古算经

算经十书之一。唐王孝通撰。从开挖运河和修筑堤坝的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并解决了三次方程的解法问题(各项系数均不是负数)。

缉古算经

一卷。唐王孝通(生卒年代不详)撰。据《旧唐书·律志》载,他在唐朝初年为算历博士,后升任太史丞。在武德六年(623)和武德九年(626),他两次校订当时颁行的傅仁均戊寅元历。在《上缉古算经表》中,王孝通自谓:“臣长自闾阎,少小学算,镌磨愚钝,迄将皓首,钻寻秘奥,曲尽无遗。代乏知音,终成寡和。伏蒙圣朝收拾,用臣为太史丞。比年已来,奉敕校勘傅仁均历,凡驳正术错三十余道,即付太史施行。”其时当在626年之后,他已近暮年,由此可推知《缉古算经》成书应在626年之前。为解决当时土木工程中提出的数学计算问题,王孝通感到 《九章》、《缀术》于理未尽,不合需要,故自立新术,是为《缉古》。传本《缉古算经》一卷共二十题,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天文问题,即第一题,已知日月合朔时刻及夜半时日所在赤道经度,求此时月在何处。王孝通运用《九章》均输章犬追兔题术解之,较旧法简捷。第二类是土方体积问题,有第二一六题和第八题共六问。此类题不仅有据实际情况求工程体积和长、宽、高尺寸,而且还有已知体积返求其长、宽、高尺寸。这类问题须用到三次方程,以开带从立方法解之,显然源于工程逐段验收。第三类是地窖和仓库容积问题,有第七题和第九一十四题共七问,据题设尺寸间的大小关系返求各边线尺寸,可归为三次方程解之。第四类由第十五一二十题六问组成,为勾股问题,其中前四题已知的两个数据,一个是勾股、勾弦或股弦的相乘积,另一个是勾弦或股弦的差。须用到三次方程解这些勾股形。后两题所给的数据,一是股弦乘积与勾,一是勾弦乘积与股,需要用四次方程解之,这两个四次方程为现在“双二次方程”,先开带从平方得一正根,再开平方得所求的勾或股。这四类问题中以第二类最为重要,其中又以求上宽下狭、前高后卑不规则形状的堤坝工程最为精彩,也是王孝通的得意之作。书中第三题十分复杂,答案须有二十五条之多,王孝通却给出了所有的正确答案,并特别给出了堤积计算公式,可求一般的有两个面平行的六面体的体积,这是前所未见的公式。全书二十个问题中,列出来的三次方程有二十八个,在每一条有关的术文之下,王孝通加以自注,说明方程系数的来历,据此可得知他列方程的程序:以常数项为实,一次项系数为方法,二次项系数为廉法,用“开立方除之”求解方程。据现有资料可以认为,王孝通的三次方程在中算史上是最早的,他的这一研究具有世界意义,领先于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同类研究近五百年之多 。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王孝通并未用到设未知数为x的代数方法,所列方程的系数和根限于正数,且只求一根。然而,这并不影响《缉古算经》成为中算史上的里程碑,在王孝通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基础上,中算家在金元时代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天元术和四元术。该书刊行后不久,即为唐初李淳风刊定为立于学官的《算经十书》之一,限三年习此书。后收入《四库全书》。传本《缉古算经》已残缺,前十六问较完整,后四问多有文字烂脱,四库馆员未能校补。清人为之作草补图者较多。清张敦仁于嘉庆八年(1803)撰《缉古算经细草》一卷,据最后三题残文,详加计算后补足了题目、答案和术文。嘉庆十七年(1812)李潢遗稿《缉古算经考注》二卷 (有1832年广州刻本),对全书文字详加校订,刊误补缺凡七百余字。揭廷锵有道光十一年 (1831)《缉古算经图草》二卷刻本。陈杰撰《缉古算经细草》一卷、《图解》三卷、《音义》 一卷,连同王孝通原著共为六卷,有道光三年(1823)刻本。骆腾凤 《艺游录》卷一有 “重订辑古算经仰观台求乙高术”一篇,校补了第二题王孝通自注中的讹文夺字。《辑古算经》宋代版本俱已散佚,常熟毛扆有一影宋抄本,成为《四库全书》底本,后又据此翻刻《天禄琳琅丛书本》、孔氏微波榭《算经十书》本、李调元《函海集》本、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和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 《算经十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