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假大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假大薯

【概况】:

异名 假通城虎、青木香(广西),暗消(云南)。

基源 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耳叶马兜铃的根。

原植物 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又名卵叶马兜铃(《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攀缘半灌木,无毛。

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21cm,宽5.5~14.5cm,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两侧圆耳状,全缘;叶柄长3~12cm,腹面具浅沟。

总状花序腋生,花柄长约1cm,有微毛;苞片1枚,卵形,细小,边缘密生毛茸;花萼管状,有毛,长5~7.7cm,暗紫色,下部膨大呈球形,内壁有四撮短柔毛,颈部收缩,弯曲,前端侧向开放呈喇叭状,有脉纹5条;雄蕊6枚,与花柱结合;花柱6深裂,锥尖,子房长柱形,有6棱,下位,6室。蒴果近圆形,径约4cm。

种子多数,扁平而薄,钝三角形,边缘延伸呈浅灰黄色的翅。花期5~6月。

果期9~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24卷.244页.图版60∶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2000m山腰下的阔叶树林中或林缘。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也有。

。【生药】:

采集 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须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

鉴别 根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长30cm左右,直径1~3cm。表面暗灰黄色,有细的皱纹,折断面不平坦,皮部薄,厚1~4mm,木部射线乳白色,狭细,木部微带黄色,有细孔状的导管。气微香,味略苦。

【化学】:

含马兜铃酸A(1)、马兜铃酸C(Aristolochic acidC)(2)、7-羟基马兜铃酸A(3)、尿囊素(Allantoin)[1]、4,7-二甲基-6-甲氧基萘满酮(4,7-Dimethyl-6-methoxy-1-tetralone)[2]、木兰碱及挥发油[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1;12(10)∶436 [2] 中草药 1984;15(9)∶397 [3]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02

【药性】:

性味 ❶ 《新华本草纲要》:“苦、辛,寒。”
❷ 《中药大辞典》:“微苦、辛,凉。”

归经 入肺、心二经。

功效 祛风除湿,行气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 ❶ 《新华本草纲要》:“膀胱湿热,水肿,风湿性关节疼痛。”
❷ 《中药大辞典》:“无名肿毒,瘰疬,疔疖,疮疡,蛇、虎咬伤,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

使用注意 气虚者忌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瘰疬,痈疖疔疮,蛇咬伤,痢疾:假大薯根适量,煎服或捣敷。”
❷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肝炎、气管炎及各种疼痛:假大薯根研末,每次0.3~1.5g,每日1~3次,开水冲服。”
❸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疟疾:假大薯9~15g。水煎服。”
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黑面防假大薯已9~15g,煎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