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㴶1588—1653
字德水,别号紫房,晚号南村病叟。其先代本涞水(今属河北)人,明初徙居德州(今属山东)。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户部主事,未几归侍母,母病逝后强起补礼部,旋改监察御史。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督漕运。入清,即家拜监察御史,征诣京师,病笃不能行。 世㴶为人简易佚荡、嗜酒剧谈、工诗善文,人或以嵇康、阮籍拟之。卢诗学杜,清真古淡,洁净精微,论者以为得杜之神髓。其所存诗多作于明亡之后,其中许多作品反映了诗人降清后的内心痛苦,如《闭关以后作》七律三十首就有“鬓都是雪那堪拔,心已成灰不用降”的诗句。 世㴶一生读杜诗四十馀遍,每与人会晤,辄谈杜诗。于所居尊水园建杜亭,设杜甫象祀之,自号杜亭亭长。编刻《杜诗胥钞》十五卷、《读杜私言》一卷。其论杜颇能发微抉髓,略去皮毛,直揭杜甫生平性情,风格韵致,多能道前人所未道,为研究杜诗者所重视。其诗文收入《尊水园集略》。凡十二卷,其中诗四卷。王永吉为撰墓志铭、田雯为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