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地豆
【概况】: 异名 狗尾花(《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 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的全植株。 原植物 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earpum(L.)DC.,又名异叶山绿豆、稗豆(海南)。 余项参见“狗尾花”条。 。【化学】: 叶含生物碱、黄酮甙[1]。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29 【药性】: 性味 ❶ 《新华本草纲要》:“甘、涩、平。”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甘,寒。” 功效 清热利尿,透邪外出,消痛解毒。 主治 ❶ 《新华本草纲要》:“虚寒性咳嗽,小儿疳积,小儿惊风,淋巴结核,脓肿,肺热咳嗽,哮喘,肾及膀胱结石,小便淋涩,筋骨痛,腰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防治腮腺炎。”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预防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喉痛,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痈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福建药物志》:“治伤风咳嗽:假地豆、一枝黄花各15g,连钱草9g。水煎服。” ❷ 《福建药物志》:“治肝炎:假地豆、桅子根、白英、马鞭草根各30g。水煎服。” ❸ 《福建药物志》:“治白带:假地豆、白鸡冠花各9g,地菍15g,乌梅12g,海螵蛸6g。水煎服。” ❹ 《福建药物志》:“治淋病:假地豆30~60g,车前草15~24g,水煎冲糖服。” ❺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毒蛇咬伤:山花生、铁扫帚(截叶铁扫帚)各等量,晒干,研粉,加少量淀粉压片,每片含生药0.3g,用温开水送服或磨碎冲温开水灌服,每次15~20片,每日2~3次。” ❻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青竹蛇、眼镜蛇咬伤:假地豆全草、白花蛇舌草、徐长卿、吴茱萸各9g。水煎冲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