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万树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万树园 万树园清代苑囿。在承德避暑山庄北部平原区。建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是园中之苑。依山临水,占地约80公顷。园中种植各种名树,苍松、巨槐、古榆、老柳……曲蟠翳郁,蔽日如阴,故称“万树园”。园中建筑较少,有嘉树轩、春好轩、乐成阁等,还建有永佑寺,寺中仿南京报恩寺塔和杭州六和塔建立的舍利塔巍然耸立,金顶闪耀。园西部是清帝巡幸山庄时的放牧之地——“试马埭”,这里草柔地旷,驰道如弦。如茵茵绿毯,又按蒙古族的习俗点缀数处蒙古包,具有浓厚的蒙古草原情趣。清帝常在此举行马技、杂技、摔跤、放焰火等活动。乾隆有不少诗词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山庄灯词》: “岩风入夕觉轻寒,五月焰花快意看,更向幔城举首望,锤峰早挂玉轮圆”。“倒椀吞刀百戏陈,升平歌里踏灯轮, 重裀列坐欢情洽, 底用通言藉舌人(翻译)。” (《热河志》卷33)乾隆帝还曾在此举行过千叟宴,有时也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者,如英使马嘎尔尼就是在这里被接见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举行过两次大型民族盛会,一次是乾隆十九年(1754)蒙古族杜尔伯特部由额尔齐斯河迁入内地,乾隆在万树园盛宴欢迎其首领车凌等人,各地蒙古王公及从北京赶来的王公大臣都参加了宴会。乾隆还特命健锐营骑士表演马技,又让意大利人郎世宁画下当时场面 (画名 《马技图》,现藏故宫博物院)。晚上乐声大作,焰火冲天,连续热闹了四天。另一次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蒙古士尔扈特部为挣脱沙俄的奴役,不惜蒙受重大牺牲,行程万余里,由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乾隆帝多次设宴万树园,欢迎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人,设灯宴、观火戏,并设《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巨碑于普陀宗乘庙,以示纪念。乾隆四十五年 (1780),乾隆70岁,六世班禅自后藏日喀则来承德祝寿,8次接见,有5次都是在万树园举行。 ☚ 文园 狮子园 ☛ 万树园 万树园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东北部。北倚山麓,南临澄湖,地势开阔平坦,面积约800亩。当年这里古树散植,群鹿闲游。清帝曾多次在此会见少数民族王公、政教首领及东南亚、欧洲诸国使节。园中芳草萋萋,一片翠绿,远望如绿色地毯,并置有蒙古包和帐篷,颇饶北国草原风情。乾隆帝有《绿毯八韵》诗,描绘这里的天然美景。其诗刻于卧碑之上,立于园南部。园东北耸立着建于乾隆时期的永佑寺舍利塔,该塔仿南京报恩寺塔和杭州六和塔,九层八面,高60余米,颇为壮观。 ☚ 热河泉 文津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