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
清代缂丝画,原藏清宫。图轴上钤有“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嘉庆御览之宝”等玺印。图轴纵211厘米,横110厘米,画签题“仿宋缂丝九阳消寒图”,并有清高宗乾隆皇帝题行书七言律诗一首。图轴缂绣九羊,寓意九阳,也即九九。我国旧俗以冬至日入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故有九九消寒之谚。画中有三男童子,亦属阳,寓开泰之意,另有松、竹、梅、茶、菊、灵芝、月季等,亦都与画之主题有关。本幅根据设计意图,巧妙地运用缂丝与刺绣技法,处理不同景物,配以不同的色彩,使景物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并在设色上大胆创新,如花草的枝叶不仅用绿色,还运用蓝、红色,甚至羊也用了蓝色,使图案既生动写实,又达到装饰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