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
种子类药材。 (1)释名:李时珍曰:“陆玑《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之名。”取车向前行,此草尽在车前之意。本品为其种子。 (2)功能: ❶ 利水通淋。 车前子通利小便,清泄湿热,既能用于小便不利,又能治疗湿热下注、小便淋涩作痛之症。 ❷ 明目。既可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症,又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眼目昏花、迎风流泪症。 ❸ 祛痰止咳。 用治肺热咳嗽痰多症,常与杏仁、苏子等配伍。(3)用法:水煎服3~12克。因含多量粘液质,入汤剂时须用纱布包煎。(4)药材特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 质硬。气微,味淡。 〔生车前子〕 处方名。即未经炮制的车前子。 其性甘寒滑利,功专清热通淋,并常用于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 〔炒车前子〕 处方名。 系用清炒法制得者。炒后可减其寒性,适宜于脾虚湿盛之泄泻。 〔盐炒车前子〕 处方名。 系用盐炒法制得的车前子。盐炒后可借盐入肾之力,增强利水作用,常用于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证。 〔车前草〕 处方名。 为车前科植物车前、大车前或平车前的全草。性味功能大致同车前子,但更长于清热解毒。 善治泌尿系感染、慢性肾盂肾炎。用法:水煎服干品10~15克,鲜品加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