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车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车前 【概况】: 异名 车轮菜(《救荒本草》),蛤蚂草(《滇南本草》),钱贯草(《生草药性备要》),猪耳草(青海),牛耳朵草(江苏),饭匙草(福建)。 基源 为车前科车前属植物车前、平车前及大车前的全草。车前属全世界约265种,中国约13种。 原植物 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 大车前Plantago rnajor L. 历史 车前始载于《本经》,但早在《诗经》中称为苤莒,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纲目》中云:“此草好生道边和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牛遗之名。”又引宋《图经本草》云:“今江湖淮甸近京(指汴京)北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至尺余,中抽数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细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 人家园圃中或种之,蜀中尤尚,北人取根日干,作紫菀卖之,甚误所用。”这里所说的乃是本科中多种车前。 形态 车前为多年生草本。高20~60cm,全体光滑或稍有毛。 根状茎短而肥厚,著生多数须根。基出叶外展,长4~12cm,宽4~9cm,全缘或有波状浅齿,基部狭窄成叶柄;叶柄和叶片几等长,基部膨大。花茎较叶片短或超出,有浅槽;穗状花序排列不紧密,长20~30cm;花绿白色;苞片宽三角状,比萼片短,二者都有绿色的龙骨状突起;花冠裂片干膜质,管卵形或披针形。蒴果椭圆形,近中部开裂,基部有不脱落的宿存萼,果内有种子6~8粒,细小,黑色、腹面平坦。 花果期4~8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图2032) 生境与分布 常见于荒地、菜圃或路边。 分布几遍中国。原苏联、日本、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平车前与车前的区别为一年生草本。高20~50cm,有明显的圆柱形直根,须根少。基生叶直立或平展,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3cm,无毛或有毛,纵脉3~7条。花茎略带弧状,长4~17cm;苞片三角状卵形;萼片上有绿色突起;花冠裂片椭圆形,顶端有浅齿。 蒴果圆锥状,果内有种子5粒。花果期4~8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图2034) 生于路边、荒地等处。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及河南、湖北、西藏。 蒙古、日本、印度也有分布。 大车前与前两种车前的区别为多年生草本,有短而厚的根状茎。 叶全部基生,具柄,直立或斜展;叶片阔卵状或长圆状卵形,长5~10cm,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齿,有脉5~7条;叶柄常与叶片等长。穗状花序长6~12cm,直立或纤弱,花通常密集;花冠小,裂片扩展或反曲。蒴果卵形,长约3mm,有种子8~16粒。 花期夏秋季。 (图见《广州植物志》.图298)。生长在湿润的草地上,路边或河旁。 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欧洲和亚洲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 宜温和湿润环境,适应性较强;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为好。 用种子繁殖,在9~10月播种。按17~20cm行距开沟条播,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每亩用种子量0.5kg。 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13cm间苗。 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追肥2~3次。 每次收割后,均需中耕、追肥。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和霜霉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浇灌或喷雾。 采集 4~10月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鉴别 性状 车前根丛生,须状。 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长6~13cm,宽2.5~8cm;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明显弧形脉5~7条,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浅齿。穗状花序数条,花茎长。蒴果盖裂,萼宿存。气微香,味微苦。 平车前主根直而长。叶片较狭,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4cm,宽2~3cm。 显微 车前 ❶ 叶柄、苞片的非腺毛完整者10数细胞,甚细长,直径约18μm,长约至8mm(表面片),壁有微小疣状突起;花葶的非腺毛2~6细胞,直径22~67μm,长135~675μm,壁疣较密,有的基部细胞侧壁与表皮细胞相接。 ❷ 腺毛头部长圆形或类圆形,2细胞并列,有的细胞不等长而顶端稍偏斜,直径12~37μm,长17~57μm;柄部细胞,直径9~24μm,长14~27μm;腺毛含淡黄色或黄棕色分泌物。 ❸ 叶表皮细胞呈类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有气孔及毛茸,气孔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8~27μm,副卫细胞3~5个,不定式。 ❺ 种皮内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长方形,直径5~19μm,长27~83μm,壁薄,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略作镶嵌状排列。另可见花萼表皮细胞、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纤维等。平车前 ❶ 根头部非腺毛较多,完整者5~18细胞,直径11~25μm,长约至5μm(表面片),有的基部2细胞并列。 叶表面及花葶的非腺毛4~8细胞,顶端细胞短,呈三角锥形,直径31~85μm,长302~908μm,壁稍厚,有较大而密的长圆形或圆形疣状突起;有的基部细胞与上部细胞膝状相连。 ❹ 果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厚约3μm。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46.347)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含车前甙(Plantaginin)0.01~0.02%、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桃叶珊瑚甙(Aucubin)、3,4-二羟基桃叶珊瑚甙(3,4-Dihydroxyaucubin)、6′-0-β葡萄糖基桃叶珊瑚甙(6′-0-β-Glucosylaucubin)[1,2]。 还含熊果酸、三十-烷、β-谷甾醇、棕榈酸、β-谷甾醇酯、棕榈酸豆甾醇酯、维生素B1、维生素C等[1]。 叶含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甙(Luteolin-7-0-β-D-glucoside)和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0-β-D-glucoronide)。 花、叶、根均含挥发油,包括81种成分[3]。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988∶483 [2]Planta Med 1982;44(4)∶204 [3]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75-1979.科学出版社,l986∶173 。【药理】: 全草含桃叶珊瑚甙,对小鼠有泻下作用,服药6h后开始腹泻,其ED50为0.39g/kg[1];还能促进尿酸排泄[2]。煎剂给麻醉猫ig(1g/kg),可促进呼吸道粘液分泌而有祛痰作用[3]。 参考文献 [1]Planta Med 1974;25∶1285 [2]医学中央杂志(日) 1953;106∶49 [3]中华医学杂志 1954;(5)∶331 【药性】: 性味 甘,寒。 ❶ 《别录》:“甘,寒。” 归经 肝、肺、肾、小肠经。 ❶ 《得配本草》:“根、叶:入手太阳、阳明气分。” 功效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 主治 小便不利,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暑湿,泄泻,热痢,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❶ 《别录》:“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本经逢原》:“车前叶捣汁温服,疗火盛泄精甚验,若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地骨皮、旱莲草,治尿血。 ❷ 配陈皮,治感冒。 ❹ 配野菊花根,治惊风。 方选和验方 ❶ 《闽东本草》:“治尿血:车前草、地骨皮、旱莲草各9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肘后方》:“治小便不通:车前草500g,水3000ml,煎取1500ml,分3次服。” 【医药家论述】: ❶ 寇宗奭《本草衍义》:“车前子,陶隐居云:其叶捣取汁服,疗泄精,大误矣。此药甘滑利小便,走泄精气,《经》云:主小便赤,下气。有人作菜食,小便不禁,几为所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