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维吾尔药物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维吾尔药物学

维吾尔药物学

维吾尔药物学是根据维吾尔医药学理论体系研究我国维吾尔传统药物基本理论,实践经验以及药物药性、药物性级、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矫正药、代用药和来源、采收、炮制等一系列有关知识的一门科学。是维吾尔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维吾尔族人民防治疾病的药物古代最早称“欧提”(草),故将医者称“欧塔其”(用草者或用草治病者)。后来出现方剂后,便于区别则称“木非热大”(单药)或“大瓦”(治疗用单药),并将最常用的药装入小布袋中随时备用,故泛指各类维吾尔药在维吾尔族民间中则统称“八十袋药”。
西域新疆药物发展史,大约要追随到公元前先秦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它记载了周穆王游西域,登昆仑,越葱岭,拜西王母,并将美酒、红花、青莲、玉石、黑枣等西域药材载入史册。以后的《史记》中也记载,康居国(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昭武九姓之地)的“浮苡草”,悦般国的“止血药”,龟兹国(今新疆库车)的“硫磺、雌黄、胡粉和沙盐绿”等有关不少的西域药材内容。
维吾尔药物专书在古代称为“木非热大提”或“艾地维也”(单为药物书或药书)。维吾尔医学“药书”记载的内容非常丰富,仅从最早公元前塔里木盆地名医哈孜巴义编撰的《哈孜巴义药书》一书而言,其中已记载有茴香、堇菜、伤石、食盐、肉等312种药的药性、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据初步考证,此书是塔里木盆地古代医药学家不断收集公元前西域一带的医药学知识加以整理而成。但其原著在公元前4世纪时被古希腊医药学家希波克拉德专程来访徒弟带走。从此,在广义的西域出现了希波克拉德(公元前460—377年)的药物专著《克塔布里 木非热大提》(单味药书)、加里努斯(公元前200—130年)的专著《克塔布里 衣斯提可萨提》(植物、动物和矿物药书)等。
古西域名医罗克曼 艾克米,据说,他熟知诸药之功,并编写名为《麻卡拉提 斯塔 代尔巴尼 艾沙依西》(论草药六章)的草药专著。此后,出生在胡拉桑城尼沙普尔的名医伊萨克,将一部草药专著从古叙利亚文译成阿拉伯文,后人称《满库拉提 伊萨克》(伊萨克草药译著)。《于阗医学文献》和其他于阗资料一样都出自于7—11世纪。文献中记述许多维吾尔药材,如:酥油、葡萄酒、石榴、茜草、胡椒、姜、小豆蔻、砂糖等都和今天维吾尔医学的药名基本相同。公元8世纪,唐天宝年间,于阗古代维吾尔名医比吉·赞巴·希拉汗应吐蕃王朝第四代藏王赤德祖赞(704—754年在位)邀请聘入西藏,担任王室侍医,“他先后翻译和编写《贵重拔脓药粉》、《甘露宝鉴》、《妇人宝石》、《药性宝库》、《医药禁忌》、《药性金灯》、《养生晶珠》、《药物详解》、《草药述描》、《配方玉链》、《药味金珠》、《文药玉珠》、《利泻银瓶》、《缓性灌肠药》、《烈性灌肠药》、《采药玉链》、《温冷药浴》、《寒热擦药》、《药性简介》、《珍宝如山》、《珍宝要源》。他告老返回故乡前,献给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754—797年在位)。公元9世纪左右的《回鹘医学文献》是反映当时高昌(今吐鲁番)回鹘王朝医学的珍贵资料,其内容也包括回鹘(维吾尔)药物学,记载牛角、尿、乳汁、羚羊角、斯迪系……牛、马、狼、人和兔胆汁、麝香、海狸香、硇砂、胡杨胶、桑椹干、紫白檀香、葡萄醋、黑胡椒、芝麻、蒜和白铅粉等。
西域人信仰伊斯兰教以后出现的古代药物学专著有:马素也编著的《药物精华》,再克日亚·拉孜(公元865—925年)编著的《卡米鲁里 艾地维也》、《克塔比 沙米里》,伊本西拿(980—1037年)编著的《医典》第二册、西域喀什伊马都丁(约11世纪)编著的《注医典》第二册,叶合亚·本尼·节孜乐编著的《民哈吉》、伊本·提里米孜编著的《木合尼》、比鲁尼编著的《台孜克热依 苏外地》(约11世纪初)、西域和田阿萨拉依村贾马力丁 阿克萨拉依编著的《白色宫殿》第二部分(13世纪中叶)、西域和田的再努勒·艾塔尔编著的《拜地依药书》(14世纪)和毛拉 阿日甫 和田尼编著的《古丽代斯台依阿非也提》(16世纪中)、玉素非·巴格达地编著的《马拉也赛 欧里太比比 节鲁》、达吾提·安塔克编著的《台孜克热衣 欧维里 艾里巴比》、艾克米·格拉尼编著的《注卡农》、穆罕默德·穆民17世纪后叶编著的《徒普土里 穆民》(信徒们的贡献)、穆罕默德·卡西木编著的《依合提亚拉提 卡西木》、《代斯土如力 艾提巴》,穆罕默德·艾非再里编著的《木节日巴提 艾非再里》、穆罕默德·阿布杜里艾米德编著的《补“徒普土里木明”》、穆罕默德·玉赛因18世纪后叶编写的《买合孜尼 艾地维也》(药物宝库)等。近代药物学专著有:艾再木汗(约19世纪)编著的《木合提 艾再木》、胡拉木·格拉尼(20世纪初)编著的《依拉吉 木非日大提》、西域新疆喀什塔孜贡乡穆罕默德·伊明(20世纪前叶)编著的《阿大依库力 艾地维也》、开比日丁编著的《买合孜尼 木非日大提》等。
我国中原地区历代有关医药著作亦对维吾尔药物有大量的记载,如:我国最早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记载:“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说明维吾尔古代祖先早就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况且,应用毒药(强药)是用药水平的较高阶段。西汉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西域药材,其中包括胡桃、胡蒜、胡豆、石榴、红花、葡萄等。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就收集葡萄、胡麻、硫磺、鹿、羊角等西域药材。从《神农本草》到唐代《新修本草》共载的850种药,其中首次增添的114种药物中多数是西域地道货,如:胡桐泪出车师(即龟兹),绿盐出焉耆,硇砂出西戎(西域别称),阿魏出昆仑等。明清时期,维吾尔药物学知识在中药著作中有了更多的反映。如:明代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阿魏、茜草、硇砂、胡黄连、胡麻、胡桃、胡葱、菠萝、茴香、红花、荜茇、刺糖、腽肭脐、腽肭兽、返魂香、大尾羊、黄羊、驼、酪、醍醐、羚羊角、金、玉、玛瑙等100多种。
从古到20世纪初,两千多年来维吾尔族人民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医药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成就。单以药物学而言,药物学专著达100种以上,这是古代药物学家的智慧结晶。但是,从本世纪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近一百年中,随着西方医学对新疆的渗入,加以统治者在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维吾尔医药采取了歧视、限制和消灭的政策,使之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虽然也有少数维吾尔族医生在南北疆艰苦的环境中继续从事医疗和研究工作,但方向不明,条件恶劣,几无成果可言,甚至导致了整个维吾尔医药学面临灭绝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维吾尔医药学列为我国自成体系的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等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行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短短的几年中,在全新疆维吾尔族集中的地、州、市、县先后成立了40多所维吾尔医医院,1983年成立了新疆维吾尔医研究所,1985年成立了新疆维吾尔医专科学校,形成了正规的一套医、教、研队伍,培养和继续培养高、中级维吾尔医药学高等人才,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对维吾尔药物进行普查,对维吾尔药物的古籍进行收集,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维吾尔医药》杂志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和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大量维吾尔药物的研究论文,在整理维吾尔药物古籍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先后出版发行了《新疆药材》、《维吾尔医常用药材》、《新疆药用植物》、《维吾尔药志》,大专教材《维吾尔医常用药材学》、《维吾尔药栽培技术》、《维吾尔药标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第七册(维吾尔药学)、《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等,正在编撰《中华本草·维吾尔药专卷》等。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维吾尔医专科学校、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所,和田、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等维吾尔医药的医、教、研机构先后开发多种名贵维吾尔药物投入市场收到良好的效益。近几年来,对维吾尔药物学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所把现代的实验研究和维吾尔药物临床经验与理论相结合,从自由基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研究维吾尔药物的疗效本质,不但受到国内药物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而且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维吾尔药物在我区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目前,在国际上不但对植物药研究的速度加快,而且出现了由合成药转向天然药的趋势。当前,对维吾尔药物研究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吸收和利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与保持和发展维吾尔药物特色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既有高度科学水平,又有维吾尔民族特色的我区的新药学体系。

☚ 肋骨骨折   维吾尔药物的药性 ☛
000249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