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绦读音t·ao(-),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土刀切,平,豪韵。 上一条: 搯 下一条: 縧 绦〔tao〕lianx giand. ![]() ![]() ![]() 绦tao用丝线编成的带子。贺知章《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苏轼《送李公恕》诗:“愿随壮士斩蛟蜃(shen),不愿腰间缠丝~。”(愿:希望。蜃:一种蛟。) 绦縧*絛縚tāo绦子 绦縧、絛、縚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子︱~带︱丝~。 绦tāo绦子,用丝绒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丝绦│绦带。 绦tao绦虫 绦带 绦子1 丝绦 绦tāo绦子:(宝玉)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块五色丝~系着一块美玉。(三·66)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繩袋 > 縧 > 縚 縚 tāo 通“縧”。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繩袋 > 縧 縧 tāo 亦作“縚”。用絲編織的帶子或繩子。《说文·糸部》:“縧,扁绪也。”《廣韻·平豪》:“縧,編丝绳也。”《小爾雅·廣器》:“縚,索也。”《淮南子·說林》:“縧可以為繶,不必以紃。”唐·杜牧《鸚鵡》詩:“華堂日漸高,雕檻繫紅縚。”亦有麻製者,稱“麻縧”。《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去房裏换了一身素淨衣服,便叫士兵打了一條麻縧,繫在腰裏。” 绦縧,絛tāo丝带,丝绳。《淮南子·齐俗》:“绮绣~组,青黄相错。”贺知章《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万条垂下绿丝~。” 绦*縧;△絛;縚taoCCD0 丝带 丝带绶 绦 组 縚(縚线;縚绳) ☚ 腰带 绶带 ☛ 衣上的东西 衣上的东西衣裤上的袋子:衣袋 衣包 衣兜 口袋袋子 ☚ 衣服好 衣的各部位 ☛ 各种质料的绳 各种质料的绳用丝编成的绳:绦(丝绦) ☚ 绳子 各种用途的绳 ☛ 绦tāo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可系衣服鞋帽。《说文解字·糸部》:“绦,扁绪也。”《隋书·礼仪志六》:“皇后谒庙,服袿䙱大衣,盖嫁服也,谓之袆衣,皂上皂下。亲蚕则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广韵·平豪》:“绦,编丝绳也。”《小尔雅·广器》:“绦,索也。”《淮南子·说林》:“绦可以为𫄷,不必以。”唐杜牧《鹦鹉》诗:“华堂日渐高,雕槛系红绦。”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一九:“牌缚其制用象牙或牛骨作管,青绿线结宝盖三层,圆可径二寸,下垂红线,长八寸许,内悬牙牌或乌木牌,上有提系青缘。凡穿圆领随侍,及有公差私假出人本等,带之左即悬此牌繐,如平居在宫,穿 绦tāo以丝编成的带子。可系衣服鞋帽,也可用作衣物的滚边。唐句道兴本《搜神记》:“子京曰:‘弟来仓忙, 绦絛、縚tāo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如:丝绦,绦带。 绦(縧)tāo (绦子) silk braid; silk ribbon 绦手工编织的丝织窄带。楚墓出土的绦均属战国时期。按组织结构分成纬线起花绦和针织绦两类。纬线起花绦分别采用抛梭和穿绕法织入花纬,地组织均为一上一下的平纹组织。在起花部位,花纬与地纬作一比一排列。花纬一般稍粗于地纬。采用抛梭法织造的花纹构图较小且稀疏。用穿绕法织造的花纹色彩多样,构图复杂,并富有立体感。针织绦则是用丝线弯曲成线圈并串连起来的。每成一个新的线圈都要从同一个线圈纵行中两个已成线圈中穿过,构成重套线圈。针织绦的组织结构可分成横向连接组织和复合组织两大类。 △绦(縧)〔絛 縚〕tāo10画 糸部 用丝织成的带子,可用来镶饰衣物的边: ~子|~虫(体形像绦子而得名)|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