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绣带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绣带儿

绣带儿

高明 《琵琶记》



前腔 换头 前人

正格十句:7,6。7,7。2,7,7。3,4,9。换头格十一句:2,7,6。7,7。2,7,7。3,4,9
其二 梁辰鱼 《浣纱记》

前腔 换头 前人

正格十句:7,6。7,7。2,7,7。7,4,4。换头格十一句:2,7,6。7,7。2,7,7。7,4,4
其三 汤显祖 《南柯记》

前腔 换头 前人
正格十一句:3,7,6。7,7。2,7,7。3,4,9。换头格十一句:2,7,6。7,7。2,7,7。3,4,9
其四 高濂 《玉簪记》

全曲九句:3,7,6。7,7。2,7。3,7
其五 陈汝元 《金莲记》

全曲十一句:7,6。7,6。2,4,4,7。6,4,4。〔绣带儿〕词式几经变化,很难执一以求。今分五式,前二式为基本词式。〔琵琶记·蔡公逼试〕、〔杀狗记·谏兄触怒〕全同,自是早期典型,分析依据《南词简谱》。至《南词新谱》所收沈璟〔绣带引〕集曲,集自〔绣带儿〕与〔太师引〕者,其词式实与《琵琶》相同,应为一类。第二式取自《浣纱记·定计》,末三句有所变动,三字句不叶韵而与下四字句合为一句,末句九字句破为两个四字句;《紫钗记·佳期议允》、《红梨记·诉衷》与之相同。这一式作者多从之。以上二式,区别即在此,至为明显。《南词简谱》取《紫钗》换头,强就《琵琶》句式,宜其勉强牵就而终于不合也。以下三式,均为上二式的增减拆并。第三式正格增首句三字句,第二句(即前二式首句)改为普通七字句,以下即全同第一式。第四式只用正格,不用换头,是由第三式删减并改而成,计减第八句七字句,三字句不叶韵,末二句改为上三下四式七字一句;《牡丹亭·欢挠》、《紫钗记·醉侠闲评》全同。第五式亦只用正格,据第二式加以变化,第三句改为普通七字句,第四句改六字句,第六句七字破为两个四字句,原第八句七字亦改六字句;此式作者极少。《南词简谱》又谓:“自《玉簪·词媾》折脱去末二句,各谱名为〔素带儿〕,于是以七句者为〔素带儿〕,以九句者为〔绣带儿〕,实则强为分析而已。盖此误起于南《西厢·酬韵》折也。”今按:〔素带儿〕为〔白练序〕之异名,〔素带儿〕与〔升平乐〕二曲循环,实为〔白练序〕与〔醉太平〕循环,二曲同为〔正宫〕曲,自不能与〔南吕·绣带儿〕混为一谈。所指《玉簪·词媾》,即上举第四式。〔绣带儿〕常与〔宜春令〕联用,或先或后,各叠用数支;或分别各联他曲成套。以〔绣带儿〕为主的集曲有〔绣太平〕、〔绣针线〕、〔绣带宜春〕、〔带醉行春〕、〔十样锦〕,见《南词新谱》、《南词简谱》。
☚ 宜春令   太师引 ☛
绣带儿

绣带儿

即《好女儿》。宋曾觌有词名《绣带儿》,见《海野词》。

☚ 绣定针   绣带子 ☛
000054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