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结算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结算管理

结算管理

50年代初期,国家按照货币支付的对象和金额,把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的使用范围,作了明确的划分。现金结算的范围,主要适用于单位对个人之间的支付以及单位之间的零星小额支付;转帐结算的范围,则主要适用于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或单位与个人之间大额的经济活动。人民银行皖南、皖北分行执行中央1950年4月《关于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使用转帐支票。1950年12月,国务院颁发《货币管理实施办法》,全省实行“划拨结算”,将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帐户分为结算户和往来户两种。凡从事企业经营的单位均可在当地银行开立结算户;机关、事业、部队等只有经费开支无经营活动的单位,在当地银行开设往来户。1951年人民银行皖南、皖北分行全面推行“划拨清算”的结算办法,推行转帐结算。1952年,省人民银行要求企业在银行开户须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同意。
1953年,总行按照前苏联的结算模式,统一制定了《八种结算方式》,其特点是:1. 按不同对象、条件,分别使用结算方式;2. 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规定使用现金外,必须通过银行清算资金,不准发生商业信用;3.对生产和流通中发生的经济往来,要按计划、合同办理结算。1955年6月,总行在八种结算方式的基础上,制定《非现金结算暂行办法》。1957年1月,省人民银行根据总行修改的结算原则、办法,制定了《关于办理同城企业、机关、单位非现金结算暂行规定》,取消了计划结算、限额支票结算。
1958年,结算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结算工作混乱,错、乱、慢、压的现象不断发生,给企业也造成了帐物不符、资金占压等问题。次年开始整顿结算秩序和规章制度、总行修改《非现金结算办法》,规定了办理转账结算原则,票据未收妥前不得抵用;不得签发空头支票,银行既要监督。又要保障单位权益;未发货不能托收;购货单位不能拖欠货款。结算任务是:按照国家计划管理要求,正确、及时地组织各单位之间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资金调拨的转帐结算。银行通过结算监督,促进资金正常周转,巩固经济合同,加强经济核算,为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服务。1962年3月,省人民银行贯彻中央《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加强现金管理,严格结算纪律。规定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在一定数量上的交易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转帐结算,不得直接支付现金,坚决制止违反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的行为。不准携带现金到处抢购物资;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相互拖欠;不准赊销商品;不准预收预付货款。并充实会计结算人员,整顿结算纪律,加强结算管理,清理企业之间的拖欠货款,堵塞乱用资金漏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银行规章制度混乱,企业之间拖欠货款严重,经济纠纷不断发生。1972年11月,总行重新颁发《银行结算办法》,明确规定结算必须遵守三项原则:1.钱货两清;2.维护收付双方的正当权益;3.银行不予垫款。同时还规定了四条结算纪律:1.各单位之间经济往来,都必须通过银行转帐;2.任何单位相互之间不准拖欠、借贷和赊销商品;3.未经国家批准,不准预收预付货款;4.办理结算必须在银行开户和备有足够的资金。1975年,为加强结算管理,省人民银行采取下列措施:1. 改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的结算办法;2.办好社队企业托收承付的结算管理;3.严格对提货收据的管理,零售商品不准使用提货收据办理托收;4.托收无承付,不得用于商品交易的结算;5.推行新的同城结算办法。1977年8月,根据总行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对“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提货收据泛滥和结算纪律松驰等问题进一步进行了纠正,取消凭收据办理托收的办法,加强了结算工作的领导,整顿结算秩序,重申结算工作的三项原则和四条纪律,并认真执行银行不代任何单位扣款的规定,制止乱开实物收据,随意套取银行信用的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结算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79年10月明确规定,到外地采购商品不再经有关部门审批,以适应多渠道进货。当年省人民银行还制定《安徽省分行限额结算办法》,进一步沟通异地结算的渠道,放宽对集体、个体经济开立帐户的限制,在结算上给予方便。1984年10月,省人民银行作出《进一步改革结算工作的意见》:1. 同城结算的起点金额,由地市分行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2. 同城也可推行委托收款方式;3.支票结算方式准许个体经济户和个人使用。同年12月还在蚌埠试行《商业汇票承兑暂行办法》,加强商业信用的疏通和管理。1985年为便利农户出售农副产品,省人民银行制定了《农副产品收购定额支票结算办法》。
1989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新的《结算办法》,按照方便、通用、迅速、安全的要求,对银行结算办法作了进一步的改革。力求简化手续,减少限制条件;简化合并结算种类;发展信用支付工具,逐步实现结算票据化;结算与银行信用、融通资金相结合,使信用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兑现性和票据的流通性,加快结算速度。新的结算办法规定:1.放宽开户条件;2.发展信用工具,大力推行使用票据,以支票、汇票、本票、信用卡为主(即三票一卡);3. 保留和改进汇兑和委托收款结算方式;4.废止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这次颁发的结算办法中,规定了三项原则: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帐,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由于新的结算办法过分强调了银行结算在市场活动中的中介作用,忽视了现行计划经济体制与结算方式相适应的问题,尤其是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对废止托收承付方式反映强烈,故在1990年4月又恢复了原结算方式。1990年,由于企业应收应付货款拖欠严重,企业债务包袱沉重,按照总行部署,全省银行积极帮助企业清理“三角债”,先后开展了省内、华东地区和全国性清欠工作。全年先后投入清欠启动资金8亿元,协助企业清理了“三角债”34亿元,其中属于流动资金拖欠32亿元,基建工程拖欠款1.6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状态。同时,省人民银行在全省金融系统组织开展了结算纪律大检查,纠正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畅通汇路、加快资金周转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六总行《关于开展结算纪律检查的通知》要求,安徽省于1991年底,对全省结算纪律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是1991年以来各行在办理结算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行对《关于整顿结算秩序结算纪律的通知》中提出的主要措施落实情况。通过检查,全省16个市(地)中有10个未发现自行拒付退票或单位帐户有款不划的现象,压单压票比年初减少41.8%;托收承付逾期付款扣付滞留金已达到82%,比过去不到10%的比例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全省建立了276个结算举报中心,把结算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 五 结算管理及结算业务   同城结算 ☛
000022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18:12